第139章 嘉靖二十八年(1 / 2)

“记住!”

阎赴走过队列。

“黑袍军的脊梁骨,宁折不弯!”

队伍末尾,曾经的边军辅兵王二牛憋得满脸通红。

他的腿在发抖,却咬着牙不让自己倒下。

以前在边军,站不好就要挨鞭子。

现在,那个叫王三狗的少年班长只会和他们站在一起,压低声音。

“撑住,晚上给你揉腿。”

赵大眼五十岁了,是营里年纪最大的兵。

中午训练结束,阎赴发现他躲在草垛后,用树枝在地上划拉。

“写啥呢?”

见阎大人来了,赵大眼慌忙用脚抹地。

“没、没啥......”

泥土上歪歪扭扭画着个趙字。

“想学认字?”

老兵的耳朵尖红了。

“俺......俺就想会写自己名儿......”

他低着脑袋,怕人笑话。

这一刻,预料中的笑话没有出现,赵大眼睁开眼,看着知县大人蹲在地上,捡起他刚才慌乱丢下的树枝,第一个就是趙。

老卒伸手,一点点跟着那些沟壑划开泥巴,沙子。

“好,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五十多岁的老卒局促的看着眼前这个身份尊贵的后生。

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有一位知县老爷,一笔一画的教他认字。

下午训练间隙,阎赴让新兵们围坐成一圈。

“说说吧。”

他盘腿坐在土坡上,一点也不像个朝廷命官,更不像豢养流寇斩杀朝廷官兵的流寇头子。

盘腿坐下的阎赴,身躯魁梧,没穿官袍,只穿着最简单的黑衣,粗糙的手掌,倒像是个老农。

“以后想干啥?”

新兵们面面相觑。

这种问题,从来没人问过他们。

“我......”

一个瘦小的少年突然举手。

“我想回家娶媳妇!”

“听说米脂的婆姨最好看了。”

众人哄笑起来,数许三笑的最大声。

“你才几岁,毛都没长齐,就想婆姨了?”

笑话这孩子的不光有新军,还有王三狗等一众黑袍农民军老卒。

老军户赵渀坐在一边笑的脸疼,他在边军数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队伍。

“笑什么?”

阎赴也笑了。

“挺好!等打完了仗,我给你说媒!”

知县大人亲自说要给一个小卒子说媒,哪能有比这个更让人亢奋的事。

气氛一下子热络起来。

“我想学认字!”

“我想顿顿吃白面馍。”

一时间不光是这些新加入的黑袍军,老卒也都纷纷坐在一边凑起热闹。

一群汉子就围坐在那些土坷垃上,你一言我一语。

他们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没有高高在上的老爷,也没有生来低贱的破落军户。

在这,他们都是一样的,人。

“我想......”

曾经的边军夜不收陈三眼摸了摸瞎掉的左眼。

“我想让陕北的娃娃们,吃的好点,不饿着。”

说到这,他声音停顿了片刻。

“最好是,能不当兵了。”

笑声渐渐停了。

阎赴站起身,拍了拍沾土的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