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21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21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 / 2)

此时,分身李魁这番堪称——儒学空谈误国,格物方为实学的论断,那简直炸裂的不行。

朱棣和年幼的未来周王或许迷茫,可年长的两位大明洪武皇子,那是被震的不清。

叶言想把道理说通了,让他们明白空谈和实务的差别……也正如他穿越至此,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改革科举一般。

可这道理通俗易懂,但未必轻易入耳。

朱樉闻言沉默数秒后,他是最先按捺不住。

这位朱家老二虽经军营历练,对民生艰辛也有了些许体会,但自幼耳濡目染的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训导。

或者说,其实整个大明的王爷,宗室子弟,乃至读书人,学的都是这个训导,叶言的实务至上其实真没有那么简单能彻底推行起来。

不然也不至于闹出观风制,闹出张石头和黄子澄的政务比拼之事……

总之,此时分身李魁将儒家经典贬低至“无用”境地,着实也刺痛了朱樉他身为皇子的骄傲,他这十七年被教导出的思维理念。

他是思索了片刻后,干脆猛地踏前一步,这一次并非不敬,乃是深究学术问题!

“李先生!你问我们学哪个先不谈……可您此言未免太过偏激!儒学就乃立国之本,教化之基,自汉武以来,历代贤君莫不尊崇?”

他指向那依旧震惊的老农,直接就问:“若照您这么说,难道我大明开国,父皇定鼎天下,靠的不是圣人之道的‘必然’,反而是你口中这……这摆弄泥巴石头的‘格物’不成?!”

他的质问直白的可怕,带着一种他被冒犯的愤懑。

或许在他看来,李魁简直是在否定他们朱家江山赖以存在的根基,他朱家立国不就是靠儒家推崇的圣心之道吗?

嗯,这也是古代统治者推崇儒学的原因,儒学就认可这种思维……

他是如此反应,更别提朱棡这位未来晋王了。

他的反应也对比他二哥更为沉凝一些。

他是缓缓放下一直掩着口鼻的素白手帕——这个动作本身似乎就象征着一种态度上的微妙转变。

其在史书上的记载,学问上的能耐也是比秦王强一些,不然他回头是岸那一刻,也不至于在后期当人的治理藩地下,还能讨到一个贤王的称呼。

这更神奇啊……

“李先生。”他声音比朱樉冷静得多,却在看向李魁后,说话也更显锋锐,“孤也承认,你所言实务重要,体察民情亦有道理。然则,治国岂能只重术而轻道?只察微末而忘根本?”

他微微昂首,自幼浸淫的儒学经典教养,让他此刻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引经据典的从容气度,这是真比最畜生的未来秦王强太多了。

“《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朱棡摇头晃脑的背诵这滚瓜烂熟的儒家经典语句,他是说完,马上就直视分身逼问。

“此!才乃修齐治平之正途!格物致知,本就是儒学入门之阶,何曾分离?”

这话也对,儒学之中却有其说,甚至可以这样说,最初的儒学,那位孔夫子提倡的儒学确实包罗万象,乃真正的圣人之道。

叶言绝不敢否认这一点,你可以瞧不起儒家,可以瞧不起各朝各代的儒生,但不能瞧不起孔子这位真正的圣人。

而听对方说到这里,叶言最初只是合计看戏的心思也变了,这会顶号的情况下,干脆准备和对方好好说说,他瞧不起的儒学是怎么回事。

这一刻,朱棡的话也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反倒是步步紧逼。

“而李先生您此时却刻意将‘格物’与儒学割裂对立,抬高前者,无限贬斥后者,岂非断章取义,舍本逐末?”

他看向那位老农,嘴角一咧,倒是指着其手中的工具讲:

“若无儒学的明伦常、定名分、正人心,也无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教诲,老丈手中这掘泥挖藕的铁锹,可会有人去琢磨如何锻造得更坚韧锋利?”

“这藕塘的排布、时令的把握,可会有人去总结传承,以求来年多几分收成?”

你看,朱樉或许是真不学无术,不懂,朱棡却是假不懂什么民生,他只是纯粹的看不起百姓的生活和这些劳作而已,这些个道理他都明白的很。

他还总结了一句——“所以,李先生,纵有万千奇技淫巧,亿兆粮棉产出,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一群只知利欲的愚夫愚妇,何谈天下大治?王道乐土?”

“再者。”朱棡的语调愈发沉冷,“李先生口口声声黎民黔首之力,却似忘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古训。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力虽巨,却需圣人教化引导,方能归于王道。”

“若依先生之言,岂非要颠倒乾坤,以匹夫之私智凌驾于圣王教化之上?此等言论,实有惑乱人心、动摇国本之嫌!”

他的驳斥不但引经据典,逻辑缜密,也直指李魁理论的核心漏洞——完全将格物从儒学体系中剥离出来说,可贬低原本包含他的儒学。

并且在他的看法中,李魁也是过分强调民力,而轻视对万民的教化。

这已非简单的学术争论,在他嘴中干脆上升到了治国理念与意识形态的高度。

一直沉默旁观的朱棣,眼神闪烁,看看两位兄长,又看看神色平静无波的李魁,稚嫩的脸上露出深思之色。

而朱橚则吓得往朱棣身后缩了缩,大气不敢出。

叶言顶号后,这一刻面对面对朱樉的愤懑和朱棡凌厉的攻势,脸上却不见丝毫波澜。

他内心是感慨这朱棡未来能浪子回头,还弥补出个贤王的民间称呼,肯定是很会操作这些,他必然就是懂民生的。

有趣。

所以,操控的分身待朱棡语毕,叶言也是思考了一下才缓缓开口,语气平稳如初反而是更像一个老师了。

而且,你和我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