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89章 我争的道义就是为了百姓,成了!

第89章 我争的道义就是为了百姓,成了!(2 / 2)

这句万民归心,江山永固,他朱元璋听的就是真舒服了,他最关心的国本与民心借此是完全被紧密联系起来,是被叶言包装成了巩固新政成果,收买人心、强化统治的帝王权术。

而王彦说完,也就直接深深躬下身去,不再言语。

整个奉天殿只剩下他话语的回响和朱元璋沉重的呼吸声。

朱元璋脸上的怒容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他背着手,缓缓在御阶上踱步。

王彦说的还真没问题,科举改革下,实务的算术题李魁他们是出了的,前些日子他阅卷时也看了,当时他都没说什么。

他想要的就是选拔出懂算学、懂实务的官员,这也是他此前的目的。

现在这个王彦,是要把这两件事,连同彻查账本,连同他重视算术能力的事串成了一条线,说成了一件事。

那用查出来的确凿糊涂账与多收的钱粮,去收买民心,去证明他朱元璋的吏治革新是玩真的,这绝对就是利民的!

这……

对他的大明而言实在是有益处,并非全无道理。

而且王彦很聪明地为他朱元璋也考虑到了,这退税也只针对“确系因账目混乱多收且能查证”的部分,有限度返还或抵税。

这既堵住了大规模退钱动摇国本的窟窿,又给了他一个施恩于民、巩固统治的台阶。

好啊,这就可以做了呀。

胡惟庸在这一刻低着头,却也在心中思索着王彦的话语。

王彦他这一手,连消带打,借力打力,是把科举新政和朱元璋的算学考校,以及退税之策都变成了筹码,最终竟真的在陛下的怒火中、蛮横中撕开了一条口子?

这小子……太会抓陛下的心思了,是个会做官的人啊!

但很可惜,这样一个聪明人,断然是不会为他所用,可惜,可惜啊。

而良久之后,朱元璋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向依旧躬身的王彦。

“王彦……”朱元璋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却少了几分戾气,“你给朕说的...嘶,倒是有些意思。”

叶言用分身的眼睛抬头,他和朱元璋这皇帝老儿对视了片刻,心里也清楚应该是成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突然话锋一转,也算是笑着讲,“这科举革新,实务算题,确实是朕首肯的。考校算学,也是朕刚刚下的严旨……而这清查账目,严惩蠹吏,亦是胡惟庸所谈,朕现在之意,你把这几点串起来,倒也算自圆其说,比那郝建不知道聪明多少倍。”

他顿了顿,似乎在权衡最后的利弊。

“好!朕想了想,有道理!朕就依你所奏!着吏部、户部、都察院、国子监会同你的人册清吏司,拟定详细章程!彻查各地近年赋税账目,凡有确凿证据证明因官吏昏聩、算学不精、账目混乱而多收的钱粮,经三方复核无误者,准予酌情返还原主,或用于抵充其未来应缴之税赋!”

你看老朱多聪明,当官的是一定要听话听音。

叶言是突然听懂了音,退?退个毛线!

朱元璋的本意就是最后一句话——‘或用于抵充其未来应缴之税赋!’

但对于百姓而言,这已经是大好事了,够让他们的生活压力稍微轻松一些了。

实质上今日早朝仅仅论述算术之能也算迎来了最好的结果。

他叶言其实也是头疼,远比这仅仅就是一个谈及去让百官都会算术的谏言,最后是多么费力的才达成,甚至是多么不容易的达成退税的目的。

其实这就是没钱闹得,这就是朱元璋又想要钱,要名,这复杂的状况下导致的结果。

但结果很不错!

不过……

“但是!”朱元璋的声音陡然转厉了下,“此乃特例,仅限此次彻查!且,只限于因账目混乱、算学不精而多收之项!贪墨所得,一律充公!其次,有多收之税,也必然有少收的吧?责专人必须全部理清,追缴税收,今后再有此类昏聩无能、账目不清者,严惩不贷!”

好嘛,还追收,但这也算正常,三十纳一的税已经是封建王朝中最低,加之叶言此前已经改变了宝钞贬值问题,现在的百姓是完全能负担的起啊。

“臣,领旨!也谢陛下隆恩!”

操控王彦深深拜下,叶言控制说话的语气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是知道了,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是成功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他终于在老朱这种独裁这内心最顽固的壁垒上,凿开了一道缝隙,为那些可能被多收血汗的百姓,争取到了一线微弱的希望。

而这,正是他叶言穿越而来,他身为谏官,拼却性命也要去争的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