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71章 王彦开始上强度,朱元璋,你就是官逼民反!!!

第71章 王彦开始上强度,朱元璋,你就是官逼民反!!!(1 / 2)

胡惟庸想什么也不重要,百官想什么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叶言让王彦出列讲话这一点,结合这此前的人册之事,做的漂亮不说……关键在于,王彦愿意和他一起针对胡党!

陈宁他一个区区舍人,就算背叛胡惟庸也改变不了什么……可老朱要的就是个态度,这就足够了。

一个比李魁更硬气的言官,一个比李魁更敢赌全族性命的清官。

应该可以这样说?

老朱也调查了分身的近况,并没有因为突然至三品官员而像曾经杨宪一样目中无人,那就足以了。

这样的人杀起胡党来才更拼命!

“好!人册的事咱不论了,王卿,给咱说说你刚才出列,难不成是想给李魁、诚意伯两人说情?”

终于转回正题了。

王彦微微点头,可却说出让老朱不敢相信的话。

“臣是想说宝钞之制,但并非为其说情。”

“哦?难道你对朕的宝钞也有不同见解?”

“算是吧。”王彦点点头,目光扫过另一个分身李魁,以及凝视他的刘伯温,百官众人。

朱元璋还合计王彦可算准备顺着他说话了,结果接下来的表态内容,完全和当初极端的形象没有区别呢。

“怎么说?王卿。”

王彦突然就好像不演了一样,指着地上刚刚摔地上的宋史,还有老朱给当值太监的宝钞,大声质问道。

“陛下!臣出列是为说一点,臣所虑也,非宝钞本身,乃其面值与兑换之死结!”

“你!”朱元璋突然间又感到一股邪火上头,幸好马上反应过来。

王彦此话的深意是宝钞推行制度没问题,关键是在于其中的一些关键点问题。

可这不还是赞同刘伯温和李魁的话吗?

只能换,不能兑的问题么?

“你到底要说什么?!”

“陛下明鉴!”叶言看老朱冷静了,操控分身毫不犹豫地切入核心开说,“这宝钞最大者,一贯!五百文!此等面额,所值几何?可换银一两!可买米一石!?这是陛下你早年定下的规矩!”

说到此,王彦却开始冷笑了。

“哼,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此钞也就乃一张薄纸!朝廷只许百姓用真金白银换它,却不许百姓用它换回真金白银!敢问陛下,这岂不是逼着天下人,硬生生将一石米的指望,一两银的身家,全数换成这张朝廷说值钱,却无法兑现,亦不许他人质疑其值的纸?!”

王彦不等朱元璋反驳,立刻抛出最直接的后果,这正是朱元璋最在意的信用问题的核心点。

“陛下现在欲以刀兵立信,强令宝钞通行。然臣掌人册,短短查访京城民间,便已见端倪!”他回头指向李魁,指向奉天殿外,“这百姓非愚啊!他们手中攥着这张既不能兑真金,又日日轻飘的一贯钞,眼看米价从初时一石,涨至今日两、三石!眼看一头牛从一贯,竟要两贯!他们心中作何想?!”

“王彦,你再说一句!”

“陛下,你明明清楚的!”王彦说话也带上了情绪,也是叶言有意为之的,他甚至指回地上的宝钞,“就这东西,百姓用的久了,他们也会思考,朝廷拿着这张纸难道不是在生生抢走他们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抢走他们田里的救命粮食么,强行拿他们的真金白银充斥国库么!?”

朱元璋是再度愤怒了啊。

王彦却被叶言操控的语速飞快,赶紧说明白这宝钞到底能不能兑换的意义。

很简单的道理,大明洪武时期的百姓简直惨的要死。

举例说他们一年能赚一贯的钱,本来正好能在市场买些吃喝的用品,结果朱元璋强行推动宝钞下发,商人慢慢发现我堆着一堆纸到底有什么用?

又不是真金白银,他官府说是收宝钞当税收,但实际上……朱元璋这时期收商人税是要白银的,收到七成后,接下来三成才会要宝钞。

可是啊,这对商人来说不是血亏,家里真金白银越来越少,家里还堆着越来越多这不能换钱的宝钞,那不是某种程度上的越来越穷么?

所以他们必须要涨价,甚至逼着百姓拿真金白银来买东西,你要给我真金白银,我就给你原本市场价的东西。

但你要是拿宝钞来换,那我就涨价!

总归来说宝钞值钱不值钱不重要,我只要赞的多,以后肯定还是有用的。

可这就苦了百姓啊,他上哪里去弄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