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62章 老朱的反思和偏执!

第62章 老朱的反思和偏执!(1 / 2)

这余下的朱标、叶言,此时都是一副古怪表情。

朱元璋自然是能听进去的,就是这嘴硬的样子,还真是意外熟悉呢。

对于分身的处分,其实有和没有压根没区别,毕竟科举还有两日,也没说更换监考官啊。

朱标则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他看向叶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也有几分哭笑不得:“叶副使,还有李魁……这谏言,真是胆大包天!”

可不是胆大包天么?

朱元璋都看好黄子澄了,结果还有人敢直言不讳的贬低他的看好,甚至那谏言的姿态比在朝廷上还要激进。

叶言闻言也是笑了下,也忍不住发表自己操控分身后导致结果的看法。

“殿下,臣什么都没做,还是李大人情急,可他也是直言不讳,此事虽做的很莽撞,也冲撞了陛下,但言辞句句皆是肺腑,是为这革新科举,为大明未来啊。”

朱标点点头,也走到桌案前,拿起那份黄子澄的试卷。

“话虽如此,叶言你本身又怎么看这试卷内容呢?”

叶言走到跟前,拿起另一个考官抄录的那份,嘴角出现一点不屑。

“实话说,本官与李大人一样……黄子澄这士子写的虽好,但就如殿下所言,此人答卷中的推诿、空谈,以及规避风险的本质都显而易见,臣也深以为然。”

“你啊。”朱标笑着拍了拍叶言肩膀,此时也没什么上下之分,他倒是明白了父皇对叶言这种‘揣摩圣心’臣子的喜爱是为何了。

注视手中试卷。

“也是,孤也清楚你的为人……这些事,父皇心里未必就不清楚,他或许只是太看好黄子澄所言的‘安民护民’的表态了,那是他毕生所求的好官模样。”

这话说的,朱标都有些不屑了。

“这黄子澄也恰恰就是戳中了这一点,但文章……写满了漂亮话,写满了他投机的思维。”朱标又看向一旁陈子宁的试卷,他顿了顿,“对比之下,陈子宁这些士子写的倒是很正常,虽死也要保全大明,虽本质上也是实事求是……”

“殿下,比如说的是认清自己?”

朱标笑而不语。

最后那一刻,两人只对一件事进行了商讨。

“今天的乡试答卷结束了,但叶大人,李魁他最后那段关于藩王的……预言,是否过于夸张了呢?你认为黄子澄此人,真会如此极端?”

这还用问么?

历史已经给出答案!

叶言也不废话,直言:“殿下,人心难测,未来亦未可知。”

他指着那两份试卷,真正的给出属于自己后来者的看法。

“陈子宁这士子深知自己几斤几两,更是言明了自己或能力不足的关键……但观黄士子其的答卷,此人完全思维僵化,遇事只求稳妥自保,也不愿承担一丝风险。”

叶言也是收着说了,黄子澄和陈子宁最大区别,他是不敢写出自己能力有限这一点的,就怕拿不到功劳,就怕担责。

“他那等性格,在太平年月或许能做个循规蹈矩的官,可一旦遇到真正的滔天巨浪,他骨子里的恐惧会被无限放大……为了自保,为了证明自己没错,也为了将可能的失败责任推卸干净,他从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李魁大人所言是有道理的。”

朱标也是沉默着聆听,也没发表他这位太子的真实想法。

只是想起自己老爹那最后的口谕,脸上终于露出真正的笑容。

“也是……而且好在父皇终究是听进去了,李魁先生这顿骂,挨得也值!这才是革新科举该有的方向!那些只会写锦绣文章的腐儒,确实该落等!”

叶言也笑了,带着一丝疲惫和欣慰:“李魁所言能得陛下采纳,他应该也很喜悦,只是……科举之后,苦了李大人,怕是要在府里思过些时日了。”

这话说的就没多少真情实意,朱标也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