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海云台,电影殿堂。
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BIFF)的开幕红毯,在微凉的海风中显得有些冷清。
因韩国九大电影组织的联合抵制,往年星光璀璨的红毯,此刻变得黯淡无光。
稀疏的嘉宾,寥寥的闪光灯,与媒体席上记者们无聊的神情,共同构成一幅萧瑟的画卷。
然而,当韩孝周与资深演员薛景求一同踏上红毯时,现场为数不多的快门声瞬间密集起来。
身着一袭剪裁优雅的黑色丝绒晚礼服,长发挽起,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
面对镜头,韩孝周脸上始终挂着得体而温暖的微笑,那份从容与大气,瞬间成为这片黯淡星光中最耀眼的存在。
薛景求作为前辈,对这位年轻的搭档也颇为照顾,两人配合默契,为这届备受争议的电影节,挽回些许颜面。
开幕式后台,空气中弥漫着发胶和化妆品的混合气味。
韩孝周换下礼服,坐在化妆镜前补妆,看似在与助理闲聊,耳朵却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每一丝信息。
不远处,几位西装革履、操着流利英语的“电影投资人”正围着一位年轻的独立导演相谈甚欢。
“你的镜头语言非常有灵性,能捕捉到常人无法感知的细节。”一位来自灯塔国的投资人赞叹道,“我们正在寻找像你这样,精神世界足够丰富、足够敏感的创作者。”
另一位来自东南亚的投资人则笑得更为热切:“我们基金会非常乐意支持有特殊才华的年轻人,我们相信,艺术的极致,源于对潜意识的深度挖掘。”
他们的话语听起来冠冕堂皇,但韩孝周却听出一丝不对劲。
这些人,对电影的商业前景、制作成本闭口不谈,反而反复强调“精神潜质”、“敏感度”、“特殊才华”这些虚无缥缈的词汇。
他们的眼神,不像是在寻找合作伙伴,更像是在物色某种特殊的“材料”。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几人的样貌特征、以及他们格外关注的那几位年轻导演和演员的名字,悄悄用手机记录下来。
指尖在屏幕上飞速跳动,一条加密信息悄然发送出去。
同一时间的釜山,某家前卫的现代艺术展览馆内。
宋允儿端着一杯香槟,正优雅地穿梭在人群中。
她以《THEK2》剧组宣传的名义来到这里,实则是在暗中调查“XX文化投资公司”。
她发现,这家公司在BIFF期间,大手笔地资助好几场风格诡异、主题晦涩的艺术电影展映。
展映的电影,大多充斥着扭曲的人体、破碎的意象,以及令人不安的宗教符号,散发着浓浓的“精神污染”气息。
在一份展映活动的嘉宾名单上,宋允儿看到几个熟悉又刺眼的名字,“新兴心灵研究会”。
她心中警铃大作,目光下意识地在会场内搜寻。
很快,她在展厅的一个僻静角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徐智慧正与两名气质阴郁、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狂热的“研究会”成员低声交谈着。
“徐智慧小姐,您的气质非常独特,有一种能与更高维度精神产生共鸣的潜力。”
其中一名成员热情地说道,“我们研究会,致力于帮助像您这样的精英,开启内在的无限可能。”
徐智慧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向往,认真地听着,甚至还时不时地点头。
宋允儿的心瞬间沉到谷底,立刻找个借口离开展厅,在无人的走廊里,拨通一个号码。
“顾法官,是我,宋允儿。”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我发现一些事情,关于‘新兴心灵研究会’……还有,演员徐智慧,我担心她可能已经……”
首尔,法院办公室内。
顾烛放下手机,韩孝周和宋允儿的信息几乎是同时抵达。
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看着那些被标记出来的名字和组织,眼神平静无波。
卡兰佐顿的信徒们,果然还是按捺不住,开始利用BIFF这个鱼龙混杂的平台,寻找新的“祭品”。
无论是卡兰佐顿本人的授意,还是那些狂信徒的自作主张,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主动暴露在视野里。
“继续观察。”他给韩孝周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