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2)

徐晃闻言心潮澎湃,肃然应道:\"末将定不负所托!\"

此等任命已属殊遇。

毕竟先前不过草莽之身。

更兼曾陷贼籍。

全赖苏烨遣人相救。

早闻苏烨用人唯才,不论出身。

今日徐晃亲身体会,果不其然。

**\"哈哈!好!\"

苏烨对徐晃的表现颇为赞许,抬手示意门外的管家上前,接着对徐晃道:\"你先随府中管家去安置家眷。\"

\"按我麾下规矩,江陵城已为你备好宅院,权作见面礼。无需推辞,此乃新入文武皆有的例份。\"

\"非独厚于你一人。\"

\"待日后州牧府迁至襄阳,那边亦为诸将预留了更佳的府邸。\"

\"且用心效力。我手中还有诸多机遇,稍后管家自会为你详述。先去安顿家小,三日后至亲卫营报到即可。\"

\"末将领命!\"

徐晃抱拳应声,随管家离去。

\"再添一员良将!妙极!\"见人影远去,苏烨抚掌而笑。

旁侧的许褚却挠头道:\"主公,此人不过丹劲中期,观其年岁近三旬,天赋当真出众?如今营中丹劲已属寻常……\"

\"此言差矣。\"苏烨摇头轻笑。

\"此人无师承根基,未得我处资源栽培,能凭自身修至丹劲中期已属难得。\"

\"更可贵者,徐晃所长非个人勇武,而在练兵驭军之术。\"

\"此二者,仲康你未必及他。日后当虚心请教——我对你的期许,可不止于做个亲卫统领。\"

许褚面露难色道:\"主公明鉴,这些年您最清楚我的能力。让我担任亲卫统领尚可,独自带兵实在力有不逮,还望主公收回成命!\"

\"强人所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统兵作战太过耗费心神,虽有完善的练兵体系,但独当一面绝非他所愿。

\"你啊!\"苏烨无奈地摇头道,\"分明是偷懒成性!\"

\"此事已定,由你负责教导徐晃熟悉军务,自己也需勤学苦练。届时我亲自查验,若是不达标......\"

许褚只得苦着脸应下:\"末将遵命。\"

翌日清晨,苏烨携苏玉视察江陵船厂。

黄承彦迎上前禀报:\"海船建造进展顺利,第三代技术已臻成熟。不过若要再进一步,还需完善相关配套产业。\"

\"与其改造旧船厂,不如新建更快捷经济。\"

\"第三代海船已足够先进,\"仲瑜说道,\"完全能满足当前需求。\"

苏玉点头附和:\"产业升级太耗时,先用这个吧?\"

苏烨思索片刻:\"第二代其实就够用,但为延长使用年限,还是采用第三代技术。\"紧接着问道:\"每月能产多少艘?组建南北航线和攻取交州需要多久?\"

黄承彦回答:\"现有5家新式船厂,共50个船坞。顶级战舰需5-6个月,运输船2个月。组建完整舰队约需一年。\"

\"初期不必要求过高。\"苏烨补充道。

1066年

“一支海上舰队,只需配备十余艘战船外加二十余艘运输船,便足以应付当下海战需求,甚至仍有富余!”

“因此,我给你六个月时间,必须至少造出一支这样的舰队所需船只。”

“剩下的产能,可用于建造更多商船,交付商会用于海上贸易。”

“目前真正需要战船的,恐怕只有交州地区。”

“北方战事未来或许也用得上,不过那是后话。”

“现阶段除了组建进攻交州和中南半岛的舰队外,重点还是发展海上运输。”

“这也是未来几年我们针对其他诸侯的主攻方向。”

通过经济战消耗诸侯财力,同时壮大自身实力,让荆州日益强盛。

“遵命!”黄承彦欣然接令。

这并非难事。

“此外,”苏烨继续吩咐,“需要在洞庭、襄阳、江夏等地兴建新式船坞,同步完善配套产业。”

“仅靠第三代航海技术,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必须提前布局,避免临时手忙脚乱。”

“当然,最理想的造船基地本应设在沿海港口。”

“可惜我们目前没有沿海领地。”

“等夺取交州和中南半岛后,可在当地选址建设新船坞。”

“眼下先在内陆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未来无论是挺进东南亚、南亚、欧非大陆,还是远征太平洋两岸的美洲大陆,都需要更先进的船舶与航海技术。

苏烨对自己的航海技术充满信心,他凭借前世记忆和超凡悟性,已经设计出一整套航海设备,包括改良版六分仪等工具,部分样品甚至已经制作完成。

黄承彦了解苏烨的发展规划,立即应允这项任务。苏烨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功劳簿上必有你的一笔。\"得益于黄承彦及其家族的鼎力相助,这些年**技术的发展才能如此顺利,而黄承彦本人也乐在其中。

交谈间,苏烨发现黄月英不在场,便询问缘由。黄承彦无奈道:\"这丫头嫌我进步太慢,转而去向祖父求教了。\"说着还愤愤不平地补充:\"要不是公务缠身,我怎会在研究上落后于她?\"

苏烨和苏玉闻言忍俊不禁。苏烨转而询问黄老太爷的近况,黄承彦欣慰地表示:\"老人家修习您提供的内功心法后越发健朗,加上醉心于新技术研究,如今精神矍铄,再活几百年都不成问题。\"

\"你这般钻研下去,保不准哪天真能带着他一起长生不老!\"

提及此事,黄承彦满是感慨与庆幸。他感慨苏母养育了如此出色的儿子,更庆幸当年黄家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若非如此,何来今日的辉煌成就?

\"哈哈!那敢情好!\"苏烨朗声笑道:\"老爷子可是个技术狂人,思维敏捷,在工程技艺方面造诣非凡,日后还有许多需要倚重他的地方。这样的人才,自然是越长寿越好。\"

在这乱世之中,要寻得这般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着实不易。

\"若老爷子知晓您这般评价,想必会十分欣慰。\"黄承彦含笑回应。

商定海船事宜后,苏烨转至江陵水师驻地,召见甘宁商谈组建海军舰队及征讨交州、中南半岛的计划。他激励道:\"这支先锋舰队将配备最精锐的战舰,肩负开创新纪元的海战重任。我属意由你与周泰统领,未来半年就看你们各自的表现了!谁更出色,谁就将执掌这支舰队帅印。\"

之所以不选文聘,一是襄阳水师仍需其坐镇,二则是苏烨更愿给年轻将领机会。文聘虽沉稳持重,却少了分锐气与冒险精神。海军初创之际,正需要富有冲劲的年轻将领来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