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烨阅毕接连送达的两份密函,冷笑着摇头道:\"孙文台果然藏有深意。我早说他怎会如此莽撞?\"
\"果然是另有所图!奉孝,又被你料中了。且看——\"
\"这位乌程侯分明是畏我出手,这才急着撇清干系!\"
说罢便将密报递予身侧的郭嘉。
郭嘉快速浏览后转交给荀攸等人,轻蔑道:\"这般小聪明倒也算不得高明!\"
\"既要攫取实利,又不愿承担骂名,天下岂有这般两全的好事?\"
\"莫非他当真以为,将杀害王睿的罪责推给袁氏和曹寅就能全身而退?\"
\"此人根本不通士族门道——\"
\"在那些世家大族眼中,他们只会记得孙坚悍然诛杀荆州刺史,吞并其兵马,搜刮其钱粮;\"
\"至于背后有何隐情,谁会在意?\"
这番洞见正是他这些年潜心研习,通过暗卫海量情报淬炼出的真知灼见。
如今的他,
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郭奉孝了。
\"正是此理!\"
荀攸微微颔首道:\"孙坚终究出身寒微,根本不懂士族间的游戏规则。\"
\"王睿好歹是当代名士,否则怎能坐上刺史之位?\"
\"无论出于何种缘由,他亲手**王睿,就等于自绝于士林,今后再难得到士族效忠。\"
各地豪族定会联手**孙坚,将其排斥在圈子之外。
\"如此看来,孙坚的仕途怕是走到头了!\"
程昱故作叹息,嘴角却分明噙着笑意。
\"倒也未必。\"
苏烨忽然开口:\"孙坚本人或许前途有限,但他还有子嗣。\"
\"若其子能成器,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天地。\"
他深知孙坚膝下孙策骁勇善战,孙权精于权术。
一文一武若能同心协力,确实能成大事。
可惜......这终究只是奢望。
若无苏烨横空出世,孙氏或许真能割据江东,甚至染指荆州。
但如今有他在,孙家能否在扬州立足都成问题,更别说觊觎荆州了。
苏烨不会立刻取他性命,而是要先榨干这份筹码的价值。
乱世初期,正好用孙坚来牵制扬、徐、豫等地的诸侯。
待其价值耗尽之时,便是孙坚命丧黄泉之日。
\"哈哈!这般可能更是渺茫吧?\"
程昱不明就里,不由失笑。
\"世事难料啊。\"
郭嘉等人相视一笑,意味深长地望向苏烨。
他们隐约察觉主公话中有话——或许又预见了什么未来之事。
\"孙坚之子么......倒是值得留意。\"
郭嘉与荀攸不动声色地将此事记在心上。
“主上!袁术与孙坚皆已出手,我军岂能按兵不动?”
“即便只为抢占南阳先机,也当速速行动!”
田丰拱手进言。
“此言甚善!”
戏志才等人纷纷附议。
苏烨却轻抚长须:“莫急!”
“可先遣铉钾军与铉珷营渡汉水,屯驻邓县。一则可震慑袁术,令其不敢轻举妄动;二则可护我父族,保南阳基业。”
“诸位静待良机即可。”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主上莫非欲借袁术之势,迫董卓以荆州牧相授?”
此前董卓假天子诏,已加封苏烨为前将军。
然虚衔何如实职?
唯得荆州牧印绶,方可名正言顺经略荆襄。
荀攸击掌而叹:“妙哉!董卓既知袁氏异动,为制衡计,必借主上之力。”
“届时以州牧之位相诱,主上为取南阳,自当与袁术相争——此乃驱虎吞狼之策!”
明面上,南阳看似由太守张咨掌控。
然而暗地里,袁术已控制了南阳大部分地区,并在此地大规模招募士兵扩充军力。
来自汝南的后援正源源不断输送至此。
任何人都能看出袁术对南阳势在必得的野心。
届时,主公必将与袁术正面交锋。
此计精妙!只是不知董卓能否想到这层?
言至于此,荀攸向苏烨进言:\"主公,是否让暗卫暗中提醒董卓?暗卫在董卓身边安插了人手吧?\"
苏烨先是肯定地点头,随后又摇头道:\"人手确实有,但此事无需动用他们。\"
\"否则极易暴露身份,后续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诸位不必担忧,董卓定会想到此节,因其身边有顶尖谋士李儒。\"
\"以李儒之智,必会在适当时机提醒董卓。\"
\"若真未察觉,以暗卫传讯速度,我们也能及时知晓。\"
\"那时再让暗卫行动也不迟。\"
若非万不得已,不宜惊动董卓身边的暗卫。
\"李儒?\"
荀攸闻言扬眉道:\"此人既能助董卓抓住机遇,虎口夺食拿下洛阳与天子,确非等闲之辈!\"
\"若是他出手,应当无碍。\"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给予些暗示与诚意,增派兵马驻守邓县,甚至可顺势夺取新野城,与袁术形成对峙之势。\"
\"只要董卓与李儒不愚钝,就该明白如何应对!\"
程昱抚须道:\"即便愚钝也无妨,暗卫自会提点。\"
戏志才含笑提议:\"如此说来,我们是否该着手准备接管整个荆州了?\"
田丰点头附和:\"此言有理。\"
稍等,我将为您
李严两年前从地方县治调任至太守府,此时开口道:\"仅论接管荆州全境,我们已不缺官员;\"
\"当前南郡各级官职均配有副手。经过数年培养,这些人随时可调往其他郡县任职,迅速接手政务。\"
历经数年磨砺,李严愈发沉稳干练。
其才干与日俱增,胜任太守之职已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