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他近日还放出风声要购置战船;\"

\"巧的是,我蔡氏名下有几处船坞,正好囤着批战船,可赠予苏烨;\"

\"还可选拔些善泅的壮丁送去;\"

\"这样即便联姻不成,也能与苏烨加深往来。\"

执意联姻的缘由,在于蔡氏近两代与苏家交情,确实比黄氏疏远了些。

总要想办法弥补。

蔡讽并非短视之徒。

这些年常与庞德公等人纵论天下大势。

他们都预见大汉将迎来真正的乱世。

诸侯割据恐怕在所难免。

像苏烨这般手握强兵、才干出众的人物,就显得格外珍贵。

他十分看好苏烨的前景,认为诸侯争雄时必有其一席之地。

同样清楚,苏烨必定也察觉到了乱世将临,正在未雨绸缪。

从他在南郡的举措和积极扩充军力的行动中,便能窥见端倪。

此人不简单。

\"哦?竟有此事?我怎未想到?\"

蔡瑁闻言双目一亮,当即应道:\"孩儿这就去询问二姐!\"

\"父亲以为,孩儿是否该趁势加入苏烨的水军,谋个主将之职?\"

既然决定下注,自然要早作打算。

说不定以他的才能,真能在苏烨麾下混个水军主将呢!

蔡瑁对此颇有信心。

届时他便是堂堂水师大将,何等威风?

\"你?\"

蔡讽嗤之以鼻:\"就凭你那点本事?苏烨帐下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战将如云,你觉得能胜过他们?\"

蔡瑁哑然。

自己真有这般不堪?

这真是亲爹吗?

\"那孩儿就不去了?\"

蔡瑁闷声道。

此刻他只觉得心灵受创。

\"去!为何不去?\"

谁知蔡讽话锋一转:\"非但要去,更要闯出名堂!\"

\"为父探得苏烨新任的水军主将是个叫文聘的年轻人。\"

\"此人出身**,年纪尚轻,从未听闻其统领过水师。\"

\"你至少在江夏水军历练过,又熟读我蔡氏水战典籍。\"

\"虽不善统兵,但操练水师应当不在话下。\"

\"总比那文聘强些。\"

\"这便是你的机会!\"

\"只要苏烨知晓你精通水军操练之法,必定会重用你。\"

蔡氏在荆州经营多年,岂会没有看家本领?

蔡瑁所学的兵书传承确实不凡。

听到这里,他原本郁闷的情绪瞬间消散,满脸期待地问道:\"这么说我的实力还算不错?\"

\"确实。\"

蔡讽虽然有些无奈,但也不愿再打击儿子的信心,只得点头道:\"此事暂且如此。你先去征询你二姐的意见,看她是否愿意给苏烨做妾。\"

\"若她同意自然最好,若不同意也无妨。\"

\"无论结果如何,三日后你都得随我同往江陵拜会苏烨。\"

这些要事终究需要他亲自与苏烨商谈才能放心。

否则,他实在对蔡瑁的办事能力放心不下。

\"明白!我这就去办!\"

蔡瑁欣然领命,当即快步离去。

他径直来到二姐蔡媛的住处,恰巧看见她正在研读苏烨所着的《千字文》。

\"文章确实精妙。\"

\"可惜苏公子为何不多创作些诗文呢?\"

\"听闻你文武双全,相貌堂堂,怎么就与荀氏定了亲事,实在可惜...\"

蔡媛捧着书卷轻声叹息。她向来心高气傲,对未来夫婿的要求极为严苛。

正因如此,年方十六仍未出阁。

难得遇到苏烨这样符合心意的对象,她本已做好打算,待苏烨凯旋后便寻机一睹真容,确认是否如传言般出色。

若果真如此,就准备央求父亲前往苏家议亲。

不料苏烨刚回荆州,便传出已与荀氏定亲且即将完婚的消息,这让蔡媛倍感失落。

如此良配竟就此擦肩而过?

\"二姐!\"

熟悉的呼唤声忽然从窗外传来。

蔡媛头都懒得抬,就知道是自家那个蠢弟弟在说话。

\"有事?\"

她依旧垂着眼帘,语气里透着不耐烦。

\"嘿嘿!父亲让我来跟你商量件大事!\"

蔡瑁缩着脖子赔笑,小心翼翼地试探。

\"说!\"

蔡媛终于抬眼,冷冰冰盯着这个不成器的弟弟。

\"那个...\"

蔡瑁被姐姐盯得发怵,支吾道:\"先说好,听完可不许打我,这是父亲的意思。\"

\"嗯?\"

蔡媛眯起眼睛,\"看来你早知道我会生气?\"

\"再不说现在就抽你!\"

她心里嘀咕:该不会又要让我去联姻吧?

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父亲前前后后给她相看过好几门亲事。

可她一个都没瞧上,全都推了。

仗着是家中幺女,蔡讽对这个女儿格外宠溺。

即便她任性拒绝,也从未真正责备过。

蔡瑁不敢再拖,一股脑把事情说完,忐忑地望着沉默的姐姐:\"二姐...你觉得如何?愿意给苏烨作妾吗?\"

良久,蔡媛突然问道:\"那苏烨当真生得俊朗?\"

\"啊?\"

蔡瑁一愣,老实点头:\"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