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刹那间,一道擎天血影拔地而起。

那虚影挥动巨型方天画戟,朝着黄巾军阵猛然砸落。

\"轰——!\"

地面炸开一道直径二十余米、深达数米的巨坑。坑内数百黄巾士卒瞬间灰飞烟灭,周边十余米内的敌军亦被气浪掀翻。近者七窍流血当场毙命,远者虽口鼻渗血内脏震荡,却尚有余息。

城墙上的邓县守军目睹此景,无不倒抽凉气,面如土色。

\"公子威武!公子威武!\"

苏府出身的曲长率先振臂高呼,数十名亲兵立即响应。转眼间,整个城墙回荡起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县尉蔡鑫盯着城外翻卷的血色烟尘,心中惊涛骇浪:\"这苏伯渊何时练就如此铁骑?连军阵这等杀伐之术......\"

他握剑的手微微发颤——十七岁的少年郎,怎能驾驭这般凶煞军阵?

(“怎么回事?城外的县兵在欢呼什么?”

“还能是什么?黄巾贼不是围城了吗?县尊大人的嫡子苏烨公子带着家将乡勇赶来支援,正在击溃贼军!”

“当真?苏烨公子竟有如此本事?”

“县尊大人有此麒麟儿,真是福气!”

“……”

类似的议论在城中四处流传,皆是苏烈提前安排的人手。

只为替苏烨造势。

消息迅速传开,百姓纷纷称赞苏烨的勇武。

“杀!”

城头的欢呼传入耳中,苏烨并未分心,继续率军剿杀残存的黄巾贼寇。

敌军溃散,他已无需维持三千人的军阵,遂将兵力分为四部,交由黄忠等人分头追击。

不过半个时辰,残敌尽数伏诛。

己方几乎零伤亡,仅有几名士兵轻微擦伤,或因发力过猛震裂虎口,战后便无大碍。

“黄巾贼就这点能耐?”一名私兵低声嘀咕。

同伴挑眉笑道:“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太强了?”

这一年玩命训练,顿顿饱饭,装备精良,总得对得起主公的栽培吧?

“或许两样都有。”对方耸耸肩,嘴角扬起。

……

当苏烨率军凯旋时,县兵与百姓挤满街道,欢呼震天:

“苏烨公子万胜!”

苏烨始终保持谦逊的姿态,频频向众人点头致意。

不久后,他与苏烈、蔡鑫等人成功会合。

“伯渊,真是可喜可贺!没想到你悄无声息就练出这样一支精锐之师,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实在是令人佩服!”蔡鑫满脸赞叹地说道。

“过奖了!不敢当!”苏烨连忙谦虚地摆手回应,“这些不过是我临时召集的商队护卫罢了。”

“蔡叔您也清楚,如今行商艰难,四处都是山匪流寇。”

“尤其是并州一带,还有胡族骑兵时常劫掠。”

“若不把商队护卫练得强悍些,如何能放心行商?”

总之,问就是商队护卫。

蔡鑫虽有心理准备,仍被苏烨的临场应变与厚脸皮噎得无言以对。

他心中暗想:“私兵就私兵,这年头谁私下不养点人马?何必睁眼说瞎话?”

“谁家的商队护卫不仅能列军阵,还人人披铁甲、持铁枪、佩铁刀、背强弓劲弩?”

天子的禁军怕是都没你这“商队护卫”精良吧?

但明面上,他还是笑着附和道:“确实!贤侄说得在理,很有必要!”

“多亏你及时带商队护卫前来支援,否则邓县恐怕要遭逢大难了。”

要知道,此前城外的黄巾军不下万人。

更要紧的是,其中许多是被裹挟的邓县百姓。

不少人还与城中居民有亲缘关系,若直接斩杀,实在不妥。

不多时,众人抵达了县令府邸。

“接下来你有何打算?”苏烈开口向苏烨问道。

蔡鑫等人也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苏烨却摇了摇头:“暂且先协助父亲守卫邓县,确保境内安稳吧。”

“眼下朝廷尚未下令,我这商队护卫组成的兵马也不便贸然出战。”

他在等待时机。

一方面等待朝廷诏令,准许民间义士组织乡勇协助剿灭叛军。届时苏烨便可光明正大率领私兵参战,以此建功立业。

潜伏在黄巾军中的密探传回情报,南阳地区的太平道**已推举张曼成担任渠帅。此刻其麾下聚集了十万之众,正向南阳郡治宛城进发。

依照前世历史发展,张曼成很快会攻破宛城,斩杀太守褚贡。此事将震动朝野,朝廷随后将委派新任太守秦颉率军平叛。那时才是苏烨出手的最佳时机。

\"确是如此。\"苏烈颔首赞同,转而征询众人意见:\"诸位以为如何?\"其实此事早有预案,此番表态实为说给县令蔡鑫等地方官员,避免事后落人口实。尽管蔡氏与苏家交好,但谨慎些总无大错。

\"烨公子高见!\"众人纷纷附和。

五日后,宛城陷落、太守褚贡殉难的消息传来。张曼成在分兵攻占南阳各县的同时,得知邓县**被迅速**的消息,勃然大怒派两万兵马进攻邓县。苏烨在途中设伏,以精锐铁骑击溃这支乌合之众。此战展现的强悍战力令张曼成心生忌惮,暂时放弃了攻打邓县的计划。\"且容你们多活些时日!待本帅平定南阳诸县,定要集结大军踏平邓县!\"张曼成咬牙切齿道。

张曼成面色阴沉地盯着面前这帮将领,声调陡然拔高:\"都给老子听好了!\"

\"大帅圣明!\"众将齐声奉承。

这群人精都明白其中利害。那支官军绝非等闲之辈,谁都不想步那两万送死鬼的后尘。他们**图的是锦衣玉食,可不是去当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