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郭震在军营辕门应对、于裴行俭帐内展露才华之际,东方墨的身影,已如一滴融入沙海的水珠,悄无声息地消散在白水城错综复杂的街巷与人群之中。他的行动,与郭震的明路扬鞭截然相反,如同月光下的暗影,悄然铺展,编织着一张无形之网。
城西“五味”茶肆
这是一间看似普通的茶肆,客人三教九流,喧闹嘈杂。东方墨换上了一身半新不旧的粟特商人常穿的条纹长袍,头戴小帽,脸上略施手段,掩去了几分过于出众的俊逸,多了些风霜痕迹。他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摆着一壶廉价的砖茶,几碟干果,耳朵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着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碎片。
“……咄陆部的使者前天悄悄进城了,住在阿史那家的别院……”“……吐蕃?哼,他们的商人带来的可不只是麝香,南边那个小绿洲,最近多了些生面孔……”“……唐军?裴参军倒是厉害,可上面拨给的粮饷总是不足,
这些零碎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在东方墨的脑海中迅速串联、甄别、归类。他偶尔会与邻桌某个看似潦倒的突厥老兵搭话,用流利的突厥语聊起草原的天气和马经,不经意间,便能套出某个部落头领近期的动向;或是与一个愁眉苦脸的汉人小吏对饮两杯,倾听其对官场琐事和物资调配的抱怨,从中分析出安西都护府内部的一些运转情况和潜在矛盾。
离开茶肆时,他已与那突厥老兵“偶遇”了三次,并“恰好”用随身携带的、效验极佳的金疮药,缓解了对方多年的关节旧痛。老兵感激涕零,浑然不觉自己已成了“墨羽”网络一个极其外围、却可能在某些时刻提供关键线索的眼线。
南门“丝路汇通”货栈后院
夜色深沉,货栈后院却亮着微弱的灯光。货栈主人,一位名叫康萨保的粟特老商人,正对着账本唉声叹气。一批紧要的货物被卡在西突厥动荡的区域,资金周转不灵,眼看就要蒙受巨大损失。
就在这时,一道青影如鬼魅般出现在院中,无声无息。康萨保吓了一跳,正要呼喊,却见来者摘下风帽,露出东方墨平静的面容。
“阁下是?”康萨保警惕地按住桌下的短刀。
“一个能帮你解决麻烦的人。”东方墨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直接点破了康萨保面临的困境,甚至说出了那批滞留货物的具体细节,仿佛了如指掌。
康萨保大惊失色。东方墨却不慌不忙,提出一个方案:他可以通过一条隐秘的、绕开主要冲突区域的小道,将消息和部分定金传递给滞留在那边的商队接头人,引导他们设法将货物转运出来。作为交换,康萨保需要利用其商队往来之便,留意并传递一些“无关紧要”的西域各城动态和流言。
康萨保将信将疑,但困境当前,只得死马当活马医。东方墨当场绘制了那条小道的简图,其精确程度让常年在西域行走的康萨保都暗自咋舌。更令他震惊的是,几天后,消息传来,货物果然开始沿着那条小道艰难转运。
康萨保不知道的是,那条小道的信息,源自东方墨前几日“偶遇”的一位被部落仇杀逼迫、躲入深山的向导,东方墨助其疗伤并安置了家小,换来了这条鲜为人知的路径。自此,康萨保的货栈,在东方墨巧妙的手段和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下,成了“墨羽”网络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