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在十一点准时熄灯,唯有走廊和公共洗漱间的灯光还亮着,透过门上的玻璃窗,在漆黑的地面上投下几块昏黄的光斑。
苏晚晴轻手轻脚地爬下床铺。室友们早已进入梦乡,李悦均匀的呼吸声、张萌偶尔的梦呓、王雪那边早已沉寂无声。她像一个幽灵,在黑暗中熟练地摸到自己的书桌前,按亮了那盏用省下的饭钱买的、最便宜的充电式LEd台灯。
冷白色的光束瞬间划破黑暗,将她的一方书桌照得亮如白昼,也将她专注而紧绷的脸庞清晰地勾勒出来。光束之外,是整个沉睡的宿舍和校园;光束之内,是她即将奔赴的、充满未知的“战场”。
她盘腿坐在冰凉的地板上(怕挪动椅子发出声响),面前摊开的是她所有的“资产”。下午刚从批发市场背回来的货物,被她小心翼翼地在地板上分门别类:数据线按型号捆扎得整整齐齐,手机壳按颜色和基础款、卡通款排列有序,贴膜用硬纸板细心夹好防止折损,就连那几盒中性笔和创意便签贴,也像等待检阅的士兵般摆放得一丝不苟。
她拿出那个边缘已有些卷角的记账本,翻到新的一页,借着台灯的光芒,开始做最后的清点和核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数据线(安卓\/苹果)进价:x元,计划售价:10-12元。
·手机壳(通用软胶)进价:Y元,计划售价:15-18元。
·高清贴膜(主流型号)进价:Z元,计划售价:5-8元(重点突出免费贴膜服务)。
·……
每一笔进项支出,她都反复核对,确保数字准确无误。这简陋的几页纸,就是她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预测表”,承载着她全部的希望和那沉甸甸的五百元本金。
清点核算完毕,她开始模拟摊位陈列。宿舍地板的空间有限,她只能用手比划着,在脑海中构建三维图像:如何在这块深蓝色的旧床单(充当摊布)上,最有效地利用每一寸空间?是把价格便宜的贴膜和便签贴放在最前面吸引眼球?还是把颜色鲜亮、造型可爱的卡通手机壳立起来,增加视觉冲击力?是先放数据线还是先放手机壳?那个写着“手机配件学生特惠免费贴膜”的硬纸板招牌该立在哪个位置最能引人注目?
然后,是最关键,也最让她心生畏惧的一步——练习吆喝。
她关掉了台灯,摸索着走到宿舍门后那片狭小的、不会被月光直接照到的阴影里,面对着那扇冰冷的、漆着绿漆的木门,仿佛那就是明天即将面对的人潮。她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那句在喉咙里翻滚了无数遍的话挤出来。
“来……来看一看,手机配件……”声音细小、干涩,带着明显的迟疑和生涩,刚出口就仿佛被宿舍里浓稠的黑暗吸收殆尽,连她自己都几乎听不清。
不行,这样根本不行。夜市上那么嘈杂,人声、音乐声、叫卖声混成一片,这样的声音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谁会听见?
她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发传单时负责人那鄙夷的眼神,想起家教时那位阿姨委婉却刺耳的拒绝。耻辱感混合着强烈的不甘,像一团火,猛地冲上头顶,烧得她脸颊发烫。
她再次抬头,在黑暗中死死盯着那扇门,把它想象成所有可能遇到的挑剔目光、所有潜在顾客、所有不确定性的集合体。
“同学,需要数据线吗?苹果安卓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