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坐在对面,静静地看着赵凤年表演,一言不发。
“家门不幸啊!”赵凤年重新坐下,用手捏了捏眉心,显得忧心忡忡,“曹坤的问题,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其败坏!我们公安局党委的态度是,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为了配合纪委的工作,我连夜让同志们整理了一些材料。”
他说着,他身后一直沉默不语的秘书,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双手递了上来。
赵凤年将档案袋推到林渊面前。
“林书记,这里面,是曹坤前几年负责经侦工作时,经手的一些p2p爆雷案件的卷宗。当时,为了维稳,很多涉案资产的处置,程序上……不是那么干净。我怀疑,他可能在里面,有重大的经济问题。”
来了。
林渊看着桌上那个鼓囊囊的档案袋,心中冷笑。
这哪里是“材料”,这分明是一份精心调配的“毒药”。
赵凤年这一手,堪称恶毒至极。
他主动抛出曹坤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那种案情复杂、牵扯甚广、时间久远的经济烂账。
这一招,有三重目的。
第一,是“投石问路”。用这些看似致命的经济问题,来试探纪委调查的深度,看看林渊到底掌握了多少东西。
第二,是“混淆视听”。他要把林渊和专案组的精力,拖入到这些繁琐的、查起来耗时耗力的经济案件的泥潭里。只要林渊一头扎进去,自然就无暇再去深究邓毅妻子那条线,以及背后更可怕的真相。
第三,也是最狠的一招,叫“盖棺定论”。他要亲手把曹坤,钉死在“巨额贪腐”的耻辱柱上。一旦曹坤的经济问题被查实,数额巨大,足以判他无期甚至死刑。到那时,一个板上钉钉的经济罪犯,谁还会去在意他那些关于“谋杀”的、看似疯言疯语的攀咬?
赵凤年这是要用曹坤的经济罪,来掩盖他自己的杀人罪!
他要让曹坤,永世不得翻身,连带着他所有的供述,都变成一个死囚临死前的胡言乱语。
好一招釜底抽薪,借刀杀人!
“赵局长有心了。”林渊的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一个年轻干部面对前辈支持时的感激与敬佩。
他伸出手,将那个档案袋,拉到了自己面前。
“我们正愁找不到突破口,您送来的这份材料,真是雪中送炭。我代表专案组,感谢市局党委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看到林渊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份“投名状”,赵凤年那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见的放松。
在他看来,林渊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人有冲劲,有锐气,但缺乏定力。面对这样一份“大功劳”,不可能不心动。
只要他接了,就等于掉进了自己为他设下的陷阱。
“林书记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赵凤年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姿态重新变得从容,“清理门户,刮骨疗毒,虽然疼,但是必须要做。我相信,在林书记你这样优秀的年轻干部的努力下,江城的官场,一定会越来越清明。”
两人又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话,赵凤年便以“局里还有要事”为由,起身告辞。
孙明哲亲自将他送到了电梯口。
林渊则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赵凤年离去的背影,脸上带着恭敬的微笑,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办公室的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一切。
林渊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个沉甸甸的档案袋,掂了掂。
分量不轻。
这里面,装的不仅是曹坤的罪证,更是赵凤年的阴谋和阳谋。
他拉开档案袋的封口,将里面厚厚一沓文件倒了出来。最上面的一份文件上,标题赫然写着《关于“金鼎财富”非法集资案资产处置情况的复核报告》。
林渊的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上扫过,嘴角,却缓缓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赵凤年以为,他送来的是一个能困住自己的迷宫。
但他错了。
他送来的,是一把钥匙。
一把能打开他自己地狱之门的钥匙。
林渊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石磊的内线。
“老石,来我办公室一趟。”
电话那头,传来石磊沉稳的声音:“书记,我正要跟您汇报,我们的人刚到曹坤老家,发现……”
“先别说。”林渊打断了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锋利。
“赵凤年,刚刚给我们送了一份大礼。”
“他想让我们去查经济案。那我们就,好好地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