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生!这帮畜生!”他终于没忍住,一拳砸在桌子上,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看了过来。
高建民没有理会旁人的目光,他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颓然靠在椅背上。他知道,这已经不是一起简单的环境污染案件了。这背后,必然有一张巨大且黑不见底的保护伞。
他再次拿起林渊的信,这次看得格外仔细。当他看到信中附带的股权穿透图,看到“陈斌”、“江海投资”,最后看到那个指向副市长陈光的名字时,他明白了林渊为什么要把信直接寄到省里。
在江城,这封信递上去,只会被陈光撕得粉碎。
高建民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他站起身,拿着那份报告,一言不发地走出了办公室,径直走向了厅长的办公室。
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一个处长能够处理的范畴。
……
几乎在同一时间,省纪委。
一间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一位三十岁出头,留着利落短发,眼神锐利如鹰的女人,也正看着桌上那份一模一样的举报材料。
她叫秦岚,省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的副主任,以办案风格泼辣、敢啃硬骨头而闻名。
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陈光”那两个字。
“有点意思。”秦岚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对于陈光,省纪委这边早有耳闻,也收到过一些匿名的举报信,但都因为缺乏实证,无法深入。现在,一个叫林渊的年轻人,不仅把证据拍在了桌上,还把自己也当成了筹码。
“用环保问题做切口,直指腐败核心,还知道双线投递,让环保厅和我们纪委互相印证,形成压力。这个林渊,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人。”秦岚自言自语。
她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主任,我刚收到一份关于江城市副市长陈光的实名举报,证据链非常完整,建议立刻启动初核程序。对,举报人是他们市档案局的副局长。我建议,立刻与省环保厅那边沟通,成立联合调查组,事不宜迟,必须在江城方面反应过来之前,把人控制住,把证据拿到手!”
……
当天下午四点。
一个由省纪委和省环保厅精干力量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省政府一间绝密的会议室里,宣告成立。
没有动员会,没有繁琐的程序。
带队的,是省纪委的一位副书记,和省环保厅的一位副厅长。
“同志们,情况的严重性,我就不多说了。”副书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这次行动,代号‘清源’。行动原则只有十二个字:高度保密,雷霆行动,直扑要害!”
“我们的目标,不是江城市,是青阳县!绕开市里,绕开县里,我们这把利剑,要直接插到那个化工厂的心脏里去!”
“秦岚同志,你带第一组,负责控制工厂负责人和核心账目。环保厅的同志,你们带第二组,负责现场取证,查封排污设备。所有人,手机上交,断绝一切对外联系。现在,出发!”
命令下达,十几名身着便装的调查组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分别登上了几辆挂着普通牌照的商务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省政府大院,如水滴汇入大海,消失在茫茫车流之中。
一张从天而降的大网,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数百公里外的青阳县。
而此刻的江城市档案局,林渊刚刚签完陈伯送来的那份文件。
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一下午的平静,反而让他的心神绷得更紧。
突然。
“嗡——”
手边的私人手机,毫无征兆地震动了一下。
林渊的眼睛猛地睁开,他抓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来自省城的、加密的未知号码。
他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他划开接听键,放到耳边,没有说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静、干练,却又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锋锐的女声。
“是林渊同志吗?”
“我是。”
“省纪委,秦岚。‘清源’行动已经开始。我们正在赶往青阳县的路上。请你保持通讯畅通,原地待命,不要与任何人接触。”
说完,对方没有给他任何提问的机会,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林渊握着手机,听着里面传来的“嘟嘟”忙音,许久没有动弹。
窗外,夕阳正浓,将天边的云霞烧成了一片壮丽的火海。
他知道,天,要亮了。
ps:雷霆行动已经展开,你认为调查组在青阳县会首先遇到来自哪一方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