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堆噼啪作响,酒香与烤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冬日的刺骨寒意。
可远方一隅的几座帐篷却格外安静。
尽管风雪交加,御林军的将士仍挺立如松,手按刀柄,目光扫视四方。
中央最大的那顶帐篷内,王朝辅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暗夜里的一盏孤灯。
“诸位远道而来,不必拘礼,快请入座,暖暖身子。”
几位蒙古首领听罢,抱拳行礼,摘下覆满白雪的皮帽和斗篷,脸上带着疲惫与敬意。
“多谢公公。”
这些人,都是王朝辅与阿海来父子反复权衡后选定的。
乌云是敖汉部的头领,八雅尔掌管奈曼部,另有八林部与阿苏特部的三位千户长也列席其中。
阿海来父子坐在角落,不抢话,不多言,只在必要时低声搭一句,像是无形的线,将两边悄然缝合。
酒过三巡,王朝辅放下杯盏,语气陡然转沉。
他缓缓道出皇帝朱由校拟建“内部联盟”的构想,却不点明其真正用意。
问得紧了,他也只是笑而不答,或轻描淡写地带过。
他留白,任他们揣测,任他们在沉默中浮想联翩。
这是临行前万岁爷亲口所授之策——话不可说尽,意要藏于雾中。
唯有如此,人心才容易动摇,欲望才会滋生。
终于,一名首领忍不住开口:
“公公,卑职斗胆一问,这‘联盟’二字,究竟何解?”
“我们早已归顺大明,奉天子为君,与其他臣民又有何异?”
王朝辅目光微动,嘴角轻轻一扬。
“你说得对,本无不同。可世间之事,无矩则乱。”
“如今归附者数十万众,散居边地,形同部落林立。”
“皇上仁厚,信你们如亲子。可朝廷百官呢?百姓呢?”
“百年来马蹄踏过边关,烧杀劫掠,血染黄沙,难道全无记忆?”
帐篷内一时寂静。
八雅尔低头盯着靴尖,手指微微颤动,终究没有抬头辩驳。
他并非一开始就追随而来,却因在蒙古部族中声望不低,又熟知林丹汗的过往与虚实,态度坦诚,颇得重视。
锦衣卫暗中潜伏之人,结合阿海所传的情报,判断此人并无深沉算计,行事踏实,可信度较高。
近来他的举动也无可指摘,但即便如此,今晚这场议事仍非他所能参与。
当王朝辅这位代表皇帝的使者提起如此敏感的话题时,其余几位首领皆沉默不语,无人应声。
见众人默然,王朝辅缓缓开口:
“眼下看似风平浪静,可将来如何?归附的部落越来越多,谁能担保每一个都是真心实意?”
“倘若有人心怀图谋,隐忍潜伏,暗中积蓄力量,待机而动,届时大明将面临难以估量的危机。”
“数百年前的教训历历在目,朝中诸臣皆认为,人心难测,防备不可松懈。”
“正因这般彼此猜忌,大明与蒙古之间始终无法真正和解,战乱频仍,和平短暂,终无定局。”
言罢,他轻啜一口热茶,目光平静地扫视下方诸位首领,观察他们神色各异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