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霓虹那边的学校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于是刘爱国立即说:“叫他们校长出来,我想跟他谈谈。看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他们送些东西——哪怕只是点吃的,也能让学生们好过点。”
刘爱国直接下令,决定帮助这些学生。
毕竟是同胞啊。
都是龙国人,能帮就帮一把,总比看着他们受苦好。
再说了,孩子是龙国的未来。
只有吃饱穿暖,他们才能安心读书。
所以刘爱国很快做出了决定。
崔大白不敢耽误,立刻进学校找校长去了。
不过现在好了,希望来了!
很快,赵校长就把学校的人数、家庭情况全部统计好了。
刘爱国看了一眼,把这些数字都记在心里。
明天一早,他就会来发放物资。
不过现在,刘爱国还要去土城一趟,和那边的负责人谈一谈,商量具体怎么帮助他们。
……
又过了几个小时,刘爱国乘车抵达土城的城中心。
虽说是城中心,可这边的建筑也十分破旧。
有些房子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老建筑,看上去像危房,仿佛随时会倒塌。
可即便是这样的危房,很多人想住也没机会。
更多的人只能住在泥土搭的房子里,连屋顶都不完整,实在凄惨。
抵达土城后,刘爱国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贫困。
整个城市的人几乎都挣扎在温饱线上,这种景象实属罕见。
望着街上一个个面黄肌瘦的行人,刘爱国深深叹了口气。
崔大白也心情沉重:“刘总,您看到了,我们土城是真的穷,太需要您的援手了!”
“我明白,我会尽全力的。”刘爱国郑重地点头。
只要是他承诺的事,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不久,他们见到了土城的负责人——黄顶天。
黄顶天激动地迎上来:“刘总,您好!听说您要来帮我们解决钱粮问题,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如此激动不是没有缘由的。
刘爱国是龙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富豪、慈善家,能力出众、言出必行。
有他出手,土城就有希望。
因此黄顶天态度极为恭敬,甚至显得卑微。
刘爱国开口问道:“老黄,土城有多少人口?以前主要靠什么为生?怎么会这么困难?”
黄顶天恭敬地回答:“刘总,我们这儿有二十万人,基本都靠种地。我们这儿没有重工业,也没有轻工业,交通闭塞,地理条件差,资源匮乏……只能靠天吃饭。”
“可就连种地,收成也不好。天气常年干旱,地里的产出连一家人都养不活。”
他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土城条件太差了——没资源、没产业、没交通,连自然条件也恶劣。
这么多不利因素叠加,百姓的生活自然艰难。
如果不是实在吃不上饭,他们也不会这样低声下气地求助。
“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我会想办法的。”刘爱国将要点一一记下。
眼下最紧急的,并非发展经济,而是先解决土城的温饱问题。
粮食、衣物、日常用品,都得尽快安排。
如果连基本生存都保障不了,又何谈发展?
刘爱国的计划务实而清晰,不空谈、不冒进,每一步都踏实可行。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我先打电话调物资,明天就开始发放。”刘爱国果断作出决定。
黄顶天立即应声:“刘总,全都听您安排!”
……
傍晚,刘爱国往香江打了电话,安排专机送一批专业人员过来。
至于粮食和物资,则不必空运——他直接用系统调运即可。
如此一来,成本大幅下降,运输速度也提升了很多!
如果依赖飞机往返运送,不仅成本高昂,还极其耗费时间!
因此,刘爱国最终决定通过系统来转运物资。
第二天上午,香江方面的支援人员便抵达了。
这一批共有一百二十人,都是刘爱国在香江时的老部下,跟随他多年,忠诚度完全可靠!
更重要的是,他们个个能力出众,涵盖财务、人事、安保和后勤等各个方面。
他们一到,就能迅速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团队,帮助刘爱国在土城建立新的集团公司。
清晨,这批人乘车抵达土城后,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立即前来面见刘爱国。
“刘总!一百二十人全员到齐!请指示!”
带队的年轻人叫周天琦,也是刘爱国在香江的秘书之一。
刘爱国点头回应:“小周,你马上去找土城负责人黄顶天,请他协助办理手续,我们在这边成立一家新的集团公司。”
“名字已经定好了,就叫西南发展集团!”
寥寥几句,刘爱国就敲定了新公司的成立。
周天琦毫不犹豫地应下:“刘总放心,我这就去办!”
“对了,你带二十个人过去就行,其余一百人留下来协助我发放粮食和招募工人!”
刘爱国又补充指示。
“收到!”
周天琦不多话,迅速点了二十人随行办理公司事务。
留下的人则协助刘爱国处理杂务。
随后,刘爱国带他们前往土城郊区的一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