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念及往日邻里情谊,在能力范围内乐于助人。
这些邻居虽然生活清贫,但心地善良,曾多次关照何雨水,两家的孩子也相处融洽。
何雨柱笑着点头:“行,中午多炒几个菜,咱哥俩痛快喝几杯。”
当晚大院再次停电。
易中海去街道办询问,工作人员解释近期电压不稳导致频繁停电,过阵子会好转。
还提到国内已研发出风力发电机,未来电力短缺问题将逐步解决。
易中海兴冲冲回到院里,把消息告诉了贾东旭一家。
秦淮茹在公用水池洗碗时,发现除了何雨柱家,院里还有两户亮着灯——都是与何雨柱交好的人家。
她回家将此事告知贾张氏,恰逢易中海在场。
贾张氏立即破口大骂,认定何雨柱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易中海也沉下脸:\"柱子太不像话!我待他如亲生儿子,他倒帮着外人,简直岂有此理!\"
贾张氏打定主意要占这个便宜,径直冲到何雨柱门前叫嚷:\"何雨柱,你给我出来!\"
何雨柱拉开门:\"有事?\"
贾张氏叉着腰:\"好歹我是你长辈,这些年怎么对你的?你帮外人通电,就忍心看我们家孩子摸黑?\"
何雨柱冷笑:\"人家孩子要学习,你们家除了占便宜还会什么?我爱帮谁帮谁。”
\"胡说!\"贾张氏瞪眼,\"要是接上电,我们家保证天天开着!\"
\"少来这套!\"何雨柱厉声打断,\"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白给你们用电?\"
贾张氏啐道:\"没良心的东西!\"
易中海站在一旁,同样觉得何雨柱薄情寡义。
易中海对何雨柱说道:\"何雨柱,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搞到电,我告诉你,国家已经研制出风力发电机了。
很快就不会缺电了。”
何雨柱觉得易中海很可笑:\"易中海,那你就等着吧。
你们两个赶紧走远点,别在这儿影响我休息。”说完,他直接关上了门。
贾张氏站在原地骂骂咧咧,被易中海拽走了。
第二天,受到何雨柱帮助的两户人家都带着礼物来道谢。
一位妇女提着鸡蛋来到何雨柱家:\"柱子,真是太感谢你了。
昨晚要不是有电,我们可要耽误大事了。
你哥正在算账时突然停电,多亏了你。
这些土鸡蛋是我今早特意托人从老家买的,留给雨水吃吧。
她学习辛苦,得好好补补。”
何雨柱本想推辞,但转念一想不能辜负别人的好意:\"好的嫂子,那我就收下了。”
另一户人家带来两瓶自家酿的粮食酒:\"柱子,这是地道的粮食酒,我一直舍不得喝。
早就想给你送来,总碰不上你。
你留着解乏时喝。”
何雨柱接过礼物。
在这个电力紧缺的年代,一停电就是好几天,没有电的日子大家都觉得很不方便。
贾家正在煤油灯下吃晚饭,昏暗的光线下连菜色都看不清。
贾张氏透过窗户望着何雨柱家亮堂堂的灯光,嫉妒地说:\"该死的何雨柱,家里有电也不知道分给我们用用。
又不用他花钱,真是小气鬼。”
棒梗问:\"奶奶,咱们家什么时候来电啊?我晚上害怕。”
贾张氏敷衍地哄了孙子几句,心里越发烦躁。
突然,她注意到何雨柱家门口延伸出来的电线,顿时有了主意。
\"东旭,我想到个好办法。”贾张氏说道。
全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我们可以偷偷接根线,把电引到咱们家。
只要做得隐蔽,何雨柱肯定发现不了。”
这样咱们就能免费用电了。”
贾东旭和秦淮茹眼睛一亮,都觉得贾张氏的主意不错。
夜深人静时,趁着月色昏暗,贾张氏和贾东旭悄悄来到何雨柱家门口。
夜色太黑,贾东旭摸索了好一会儿才找准位置。
他把架好,心里有些发怵:\"妈,我头回接电,能行吗?\"
贾张氏不以为然:\"怕啥?你可是正经钳工出身,接个电线还不是小菜一碟?记着把线皮剥开,缠上咱家的线就行。”
贾东旭咬咬牙,为了家里能用上电,硬着头皮爬上。
当他刚把电线缠上去,突然浑身一僵,在上剧烈抽搐起来。
他想喊却发不出声,想挣脱却被电流死死吸住。
贾张氏在活。
不一会儿,贾东旭身上竟冒起了烟。
贾张氏纳闷地嘀咕:\"接个电线还能乐成这样?东旭啊,等下来再高兴,先把活儿干完。”
突然\"扑通\"一声,贾东旭栽倒在地,口吐白沫不停抽搐。
贾张氏这才慌了神,扯着嗓子喊:\"快来人啊!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