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况且迎宾楼那边,我师父还需要我帮忙。

如果现在离开,既对不起师父,也辜负了迎宾楼的培养。”

大领导惊讶道:\"迎宾楼?\"

王老笑着解释:\"你还不知道吧?何雨柱在我这只是兼职,每天一小时。

他的主业可不是医生,而是迎宾楼的厨师,厨艺相当了得。”

大领导震惊不已,半晌才回过神来:\"柱子,真是了不起。

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本事。”

何雨柱谦虚地说:\"多学点手艺总没坏处。”

大领导越看越欣赏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横溢,还懂得感恩。

人品确实没得说。

王老提议:\"家民既然来了,今天就尝尝柱子的手艺吧。”

大领导欣然应允:\"那太好了!今天可要一饱口福了。”

三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转眼已近正午。

何雨柱系上围裙开始准备午餐。

不多时,一桌佳肴便已上桌。

大领导夹了一筷子,顿时瞪大眼睛:\"柱子,你这手艺简直绝了!\"

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他常邀老战友聚餐,尝遍名厨手艺。

但能达到何雨柱这般水准的,实在凤毛麟角。

更何况这等水准的大厨,向来都是领导们的座上宾,寻常难得一见。

何雨柱谦逊道:\"学海无涯,我还差得远呢。”

大领导打趣道:\"吃了你做的菜,往后别人做的可怎么入口啊?\"

\"您想吃随时招呼,我有空一定来。”何雨柱笑道。

\"那我可记下了!\"大领导开怀大笑,\"这趟来得值!\"

王老细细品尝后,突然怔住,又夹了一筷仔细品味。

深谙食疗之道的他,很快察觉异样:\"你的厨艺又精进了?这是......\"

\"最近偶有所得。”何雨柱轻描淡写。

\"了不得!\"王老连连赞叹,\"照这速度,一级厨师指日可待啊!\"

大领导暗自吃惊。

他熟知的顶尖厨师,哪个不是年近半百?

而眼前这个器宇轩昂的少年,竟有如此造诣。

\"柱子今年贵庚?\"

\"十五。”王老答道。

\"什么?\"大领导震惊不已,\"天才!真是天才!\"

望着何雨柱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度,他暗下决心:这样的人才,定要为国所用。

(宴席散后,大领导特意将何雨柱拉到一旁:\"柱子,以你的天资,若只专注医厨两道,实在可惜。”

再过一两年,咱们国家就要建立高考制度了,这样能培养出各种专业人才。

\"你可以试试看。”

\"将来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何雨柱点头回应:\"多谢赵叔提醒,到时候我会留意的。”

他清楚记得,1952年我国首次实行全国统一高考,考试持续三天。

总共要考八门科目。

领导简单提点后就没再多说。

关于高考的具体安排,他也只是略有耳闻。

只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才特意提醒何雨柱。

领导离开后。

何雨柱看了看时间:\"雨水,咱们也该走了。”

兄妹俩提着领导送的礼物出了门。

路上。

何雨柱打开看了看,居然是些古董玉佩,一看就价值连城。

不过他也不懂这些收藏品。

何雨水坐在自行车前杠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哥,你不知道,小花姐可崇拜你了。”

\"整天把你的名字挂在嘴边。”

\"说你这也厉害那也厉害,特别羡慕我有你这么个哥哥......\"

自从何大清走后,何雨水消沉了很久,现在看她走出阴霾。

何雨柱心里也高兴。

经过北平书店时,他停下车想了想,还是进去了一趟。

把八门考试科目需要的教材都买齐了。

包括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和外语(俄语、英语)。

买完书继续骑车,路过正阳门时,他特意去看了看那栋两层小洋楼。

看起来没人来过。

把领导送的礼物和所有书籍都收进系统空间。

何雨柱锁好门离开。

路上。

他发现何雨水的衣服破了个洞。

估计是玩耍时不小心刮破的。

上一世。

何雨水从小就只有两三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好几年。

现在既然有条件了,当然不能再让她过得这么拮据。

\"雨水,哥带你去买新衣服好不好?\"

不一会儿。

他们来到前门大栅栏。

走进一家布店,这年头基本都是买布料自己做衣服,颜色以深色为主。

也没什么花哨的图案。

\"欢迎光临,需要什么布料?\"老板娘是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

\"给我妹妹做几身新衣裳。”

老板娘笑着说:\"挑块料子吧。”

何雨柱选好布料后,老板娘朝里屋喊道:\"雪茹,出来给客人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