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拜月神教(1 / 2)

张浪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赵东飞会突然提这个,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张浪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明白,今天以为的\"顺利\",恐怕只是个开始。

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脑海里翻找着师傅留下的残篇和古籍记载的零星片段,半晌才缓缓开口。

\"这教派有些年头了,最少得有上百年历史......\"

他话没说完,赵东飞已经从抽屉里拿出个录音笔按下开关,眼神示意他继续。

拜月神教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最初只是盘踞在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型迷信团体。

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底层百姓面对疾病、灾荒往往束手无策,这给了拜月神教可乘之机。

他们编造出一套“月神救世”的歪理:宣称月亮是“太阴之神”的化身,能吸纳人间浊气、驱散邪祟,而教主则是“月神在人间的使者”,可通过“拜月仪式”为百姓祈福消灾。

最初,教众仅通过跳大神、念咒语等简单手段蒙骗村民,收取少量“香火钱”。

随着势力渐长,他们开始将迷信包装得更具迷惑性——比如用草药混合迷药制成“神水”,声称能治百病,实则让患者短暂产生幻觉,再趁机夸大“疗效”,榨取高额费用。

清末时期,社会秩序混乱,拜月神教趁机向多个省份蔓延,甚至一度渗透进部分城镇。

他们始终打着“为民祛灾”的旗号,暗地里却干着强占民财、胁迫入教的勾当。

据老辈人传,曾有村民质疑教义,当晚就被教众纵火烧了房屋,美其名曰“被月神厌弃,遭天谴”。

这种以暴力维系的威慑力,让许多百姓敢怒不敢言,也让这个邪教在动荡中存续了下来。

拜月神教的核心架构百年未变,始终以“教主—护法—教众”的层级管理教内事务:教主:整个教派的精神象征,却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

教众只知道他(或她)被称为“月尊”,据说已“修炼百年,能与月神对话”,但没人见过其真容。

教主的指令通常通过密信传达给两位护法,连护法也未必见过教主本人。

这种极致的神秘性,既强化了“月尊”的“神性”,也为其逃避追查提供了便利。

左护法负责教义传播、仪式主持,擅长用花言巧语蛊惑人心。

右护法则掌管教内纪律、暴力胁迫,手段狠辣,是教派的“打手头目”。

两人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共同对教主负责。

教众多为底层百姓,尤其是老人、病人或遭遇困境者,他们被“治病消灾”的承诺吸引,逐渐沦为被剥削的对象。

部分核心教众会被吸纳为“执事”,协助护法管理地方分舵,成为帮凶。

进入现代社会后,拜月神教为躲避打击,行事愈发隐蔽,但本质的骗术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