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深圳证券交易所,空气中弥漫着汗水、香烟和渴望的味道。林烨站在二楼的环形走廊上,俯瞰着交易大厅里攒动的人群。电子屏上红绿数字跳跃,如同这个时代躁动的脉搏。
\"林总,延中实业的股价又开始异动了。\"老赵凑近低声说,手里捏着刚打印的交易记录,\"每分钟三千手的抛单,明显是有人在砸盘。\"
林烨的目光扫过楼下大户区,几个穿西装的男人正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其中一人不经意抬头,与林烨视线相撞的瞬间迅速避开——那是陈立群的秘书。
\"陈家开始动手了。\"林烨转身走向办公室,\"让我们的人分批吸筹,每次不超过五百手。\"
三天后,一则消息引爆市场:延中实业获得特区重点扶持企业资格。股价一开盘就封上涨停板,前一天割肉的散户捶胸顿足。老赵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林总,这一仗我们赚了三十万!\"
\"这才刚刚开始。\"林烨指着报纸上的小字,\"看这里,政策要求延中实业必须在本月底前完成增资扩股。\"
与此同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在暗中酝酿。特区改革报头版刊登了深交所即将试点国债期货的消息,敏锐的资本嗅到了新的逐利机会。
\"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会让这场游戏更加刺激。\"晚餐时,秦参谋长在电话里提醒,\"但也要小心被杠杆反噬。\"
果然,国债期货试运行首日,成交量就突破十亿元。林烨在期货公司大户室目睹了第一场多空对决:多头凭借资金优势强行拉高价格,空头在止损线前溃不成军。
\"这不是投资,是赌博。\"林烨放下望远镜,\"查清楚多头的背景。\"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主导这波行情的竟是来自温州的游资。这些被称为\"期货游击队\"的民间资本,以凶悍的操作风格闻名。
\"他们像狼群一样。\"老赵整理着资料,\"每次都是集中火力攻击一个品种,得手后立即撤退。\"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期货市场即将收盘时,突然涌现大量空单,国债价格直线跳水。多头措手不及,爆仓的警报声此起彼伏。
\"是陈家。\"林烨看着盘面,\"他们和温州游资联手了。\"
当晚,林烨约见了游资的负责人。在嘈杂的大排档,这个被称为\"强哥\"的中年男人直言不讳:\"市场就是战场,要么吃人,要么被吃。\"
\"但如果规则被破坏,战场将不复存在。\"林烨平静地回应。
强哥沉默片刻,扔下一张纸条:\"明天开盘前,平掉所有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