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握紧舵柄(2 / 2)

林默双手颤抖,跪地接过,只觉这薄薄一卷竹简,重若千钧。

指尖触到丝绦的粗糙纹理,鼻尖掠过旧竹与朱砂交织的气息,那一刻,他仿佛接过了整个时代的重量。

当他退出静思亭,只见府门之外,苏锦一身戎装,手持长枪,如一尊雕塑般立在细密的梧桐雨中。

雨水顺着她的铁甲滑落,在枪缨上聚成水珠,倏然坠地。

看到他出来,那双焦灼的眼眸瞬间亮起。

林默对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一切安好。

她没说话,只是默默递来一件油衣,动作轻柔,却带着一种无声的信任。

他接过油衣,没有披上,而是握了握她的手腕,转身翻身上马。

马蹄踏碎长街积水,一路向南城军营而去。

雨势渐急,敲打铁甲如鼓点催心。

待他掀帐入内,亲兵正欲通报,却被他抬手止住:“不必通传,先把楠木匣收好。”

他亲手将那卷《隆中对疏议》放入楠木匣中,覆以油布,层层包裹,动作虔诚如供奉神龛,置于案角最高处。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立刻闭门谢客,通宵达旦地研读这份堪比国之重器的密策。

然而,他却将木匣推到一旁,看都未再看一眼。

他走到帐外,任由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顺着鬓角滑落。

校场上泥泞一片,空寂无声,唯有昨日操练留下的足迹尚未被雨水冲刷干净。

就在这一刻,他仿佛看见千军万马奔腾于秦岭栈道之上。

那不是来自竹简的启示,而是源于一个人的决心。

“传令,”他声音低沉却坚定,“急召中监军、扬武将军姜维,速来我帐中议事。”

那卷凝聚了卧龙半生心血的竹简,那份关乎大汉未来的北伐宏图,就这样被暂时搁置。

因为在林默的心中,一个比纸上蓝图更为紧急、更为大胆的计划,已然在雨声中悄然成型,而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必须由姜维开始。

林默并未如众人所料,将那卷封尘未启的《北伐旧策汇编》供于案头彻夜研读,而是直接唤来了姜维与杜琼。

二人甫一进帐,便见林默正立于墙上巨大的蜀中舆图前,指尖缓缓划过山川脉络,神色凝重。

“丞相要的是一份能立刻推行、见效于微末的《新北伐策》,”林默的声音沉静而有力,穿透了帐外残余的雨滴敲打篷布的细响,“但我等若在此闭门造车,皓首穷经,写出的不过是又一篇纸上谈兵的空谈罢了。”

姜维剑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大人之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