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梆子刚敲过第三下,锦庄后巷的青石板上便响起细碎的脚步声。
林默裹着件半旧的月白襕衫,袖中还揣着观星台带下来的残卷,抬眼望了望门楣上那盏半明半暗的灯笼——灯纸被夜风吹得簌簌响,“锦绣庄“三个金漆字在暮色里忽隐忽现。
“林郎。“门内传来低唤,诸葛琳琅披着件靛青对襟短袄,指尖还沾着蜀锦的线头,“密室炭火烧得足,舆图也准备好了。“她伸手解开林默的大氅,袖底飘出淡淡樟木香,“今日下午江陵来的商队,我特意留了个会看水纹的船工,他说三峡这段暗礁......“
“不急。“林默伸手按住她欲掀门帘的手,指腹触到她腕间一道浅疤——是前日为赶制犒军锦缎被梭子划的。
他目光微暖,“先看舆图。“
密室里烛火噼啪,一张三尺见方的羊皮舆图正摊在檀木案上。
他指尖拂过舆图上蜿蜒的长江水脉,在“江陵“二字上顿住:“伯约。“
“末将在。“姜维闪身出来,玄色甲衣还带着寒气,“锦庄的护卫说后巷有三拨生面孔,已打发去茶棚吃酒了。“他按剑站在舆图另一侧,年轻的下颌线绷得笔直,“大人可是要......“
“明日我要渡长江。“林默直起身子,目光扫过舆图上的三峡险滩,“陆逊的信说'风已南转',这风是吕岱的刀。他受孙权密令,若我过江必除之——联盟未成先折使,蜀吴从此再无转圜。“
姜维的手“唰“地按在剑柄上,青铜虎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末将带三百玄甲卫随船!吕岱若敢放箭,末将砍了他的狗头!“
“你随我走明路,正是吕岱求之不得。“林默在“明水道“画了个圈,又在乌江支流处点了点,“明日你穿我的素罗袍,坐我的青篷舟,举我的'汉'字旗——走三峡正路。我扮作南中盐商,随马帮走暗渡。“他从袖中摸出枚铜牌,正面刻着“南巡“二字,背面是只盘尾玄鸟,“若遇伏,举此牌。“
“这是......“姜维接过铜牌,指腹触到牌底一道极浅的刻痕——正是陆逊私印的纹路。
“陆伯言称病不出月余,吕岱再忠,也不敢违了上司的'养病'令。“林默勾了勾唇角,“这牌是他前日托人送来的,说'蜀使若有难,持此可过'。“他伸手拍了拍姜维肩头,“你只需记住,你的命比我金贵——吕岱要的是杀我立威,不是和陆逊翻脸。“
姜维喉结动了动,突然单膝跪地:“末将愿为军师挡箭。“
“起来。“林默弯腰将他扶起,指节抵在他心口,“你要挡的不是箭,是我身后的蜀汉。等我从江陵回来,你要带三千新兵去汉中——那才是真正要你拼命的地方。“
密室里静了片刻,只余烛芯爆响。
诸葛琳琅不知何时端来茶盏,青瓷盏底压着张字条:“黑岩山巡营已备竹筏,子时乌江浅滩见。“她将字条推到林默手边,目光扫过他眼下的青影,轻声道:“药铺的老周头留了易容膏,是昭容从南中带的,防汗防雨。“
林默捏了捏她的手背,算作谢过。
他抬头望向窗外,月已西沉,云层里漏下些微亮,像极了二十年前图书馆的夜灯——那时他翻《三国志》,总为“江陵失守“拍案;如今他摸着舆图上的江陵城郭,指腹烫得发疼。
“去准备吧。“他对姜维道,“明日卯时三刻开船,记得把我的佩剑带在身边——吕岱的人认物件比认脸准。“
次日江雾浓重,晨钟刚响过七下,两艘青篷舟便顺流而下。
前头那艘挂着“汉“字大纛,船头立着个穿素罗袍的身影,羽扇轻摇,正是“林祭酒“;后头那艘载着盐包,船工们操着南中口音唱号子,混在二十余艘商队里,半点不起眼。
行至三峡黄牛滩,两岸峭壁突然传来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