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心归流(1 / 2)

马蹄声碾碎晨雾时,永昌城的夯土城墙已近在眼前。

林默勒住青骓,掌心触到马颈渗出的薄汗——这匹随他从成都跑到南中的战马,此刻竟也喘得急了。

“城上!“前军斥候的呐喊刺破山风。

林默抬眼,就见雉堞缺口处露出半张灰黄的脸,那脸突然剧烈抽搐,紧接着是木棍撞击铜锣的脆响:“汉军到!汉军到!“

城门“吱呀“洞开的刹那,吕凯跌跌撞撞冲出来。

这位永昌太守的官服沾满草屑,腰间玉玦不知去向,只余下半截断绳晃荡。

他扑到林默马前,仰头时林默才发现他眼窝凹陷得能吓死人:“大人!城...城中断粮四十三天了!“

林默翻身下马,手刚触到吕凯肩头便缩回——那骨头硌得他掌心生疼。

他越过吕凯看向城内,最先撞进瞳孔的是几个倚着墙根的老妇,她们的手像枯枝般攥着土陶碗,碗底沾着几粒发黑的米渣。

更远处,几个孩童扒着泥墙啃树皮,其中一个突然栽倒,旁边的孩子竟没力气去扶,只是木然盯着地上的小身影。

“开军粮库。“林默的声音像淬了冰,“每日每户发米半斗、盐一两。“张嶷刚要应,他又补了句:“先给老弱妇孺,再分青壮。“

“可...军粮只够支撑七日。“张嶷压低声音。

林默转身盯着他,眼底燃着灼人的光:“你可见过饿极的百姓啃观音土?七日后若还没粮,我自去成都向丞相请罪。“

苏锦的马蹄声从左侧传来。

她卸了重甲,只着软甲束发,得胜钩上的长枪红缨被风卷起:“城墙东段塌了三丈,守军只剩八百。“她顿了顿,喉结动了动,“那些兵...盔甲都穿不周全,有个小卒跟我说,他们把最后半袋米熬了粥,给城门口的瞎眼阿婆。“

林默的指节捏得发白。

他大步走向城内,靴底碾过几片烂树叶——那是百姓用来充饥的。

转过街角,一座破庙前围了堆人,几个医官正手忙脚乱地给浮肿的百姓扎针。

林默挤进去,就见个老者瘫在草席上,皮肤透亮得能看见血管,手腕细得像根芦苇。

“老人家,贵姓?“林默蹲下身,从医官手里接过药碗。

老者浑浊的眼珠动了动,嘴唇翕动半天:“姓...王,王阿大。“

“王阿大。“林默摸出随身携带的竹片,用炭笔在上面记,“建宁郡人,随儿子来永昌投亲。“他吹了吹墨迹,“等您好了,我让人送您回建宁,路费、种子都备齐。“

老者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那手轻得像片纸,却烫得惊人:“官...官爷,我活不了几天了。“他裂开渗血的嘴唇笑,“可我孙女儿能活。您给的米,够她喝半个月稀粥。“

林默喉头发紧。

他将碗凑到老者唇边,看米汤顺着老人嘴角淌进脖子:“您能活。我在成都学过医,这浮肿是缺盐,喝了药就能消。“他说得极慢,像在哄孩子,“等您能走路了,我带您去看新修的学堂,您孙女儿能在里头认字。“

身后传来抽噎声。

林默回头,见几个妇人抱着孩子跪在泥地里,眼泪砸在青灰的衣襟上:“三百年...三百年没见过这样的官。“

日头爬过城头时,苏锦的喊声响彻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