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棋落无声(1 / 2)

宫殿里的烛火被穿堂风撩得忽明忽暗,殿内龙脑香混着药罐里的苦腥气直往人鼻腔里钻。

林默跪在离御榻三步远的青砖上,目光扫过榻上那道枯瘦如柴的身影。

不过月余,曾经能弯三石弓的手此刻正虚虚搭在锦被上,指节白得近乎透明。

“丞相...孝直...“刘备喉间滚动着嘶哑的气音,浑浊的眼珠缓缓转向右侧。

林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诸葛亮正跪在御榻另一侧,素色深衣被冷汗浸得发暗,额前碎发黏在苍白的脸上;李严立在殿柱阴影里,玄色官服的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右手拇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璏——那是尚书令的印绶带钩。

“陛下。“林默向前膝行半步,声音放得极轻,“臣有一言,愿为陛下垂听。“

刘备浑浊的眼珠突然凝出一点光,像是将熄的烛芯最后迸出的火星。

林默心尖微颤——他记得《三国志》里写刘备崩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可此刻榻上的人,分明比史书记载的更老十岁。

“陛下昔年与丞相论及嗣子,曾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林默的声音像浸了温水的丝帛,裹着三分恳请七分笃定,“此语至公至明,当载于遗诏,以安天下人心。“

“不可!“诸葛亮突然抬头,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陛下厚恩,亮敢不竭股肱之力?此等逆耳之言,万不可...“

“丞相。“林默截断他的话,目光扫过诸葛亮发红的眼尾,“陛下若要保汉室血脉,便需让天下知陛下胸襟。“他顿了顿,又补一句:“更需让某些人...知分寸。“

殿内霎时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轻响。

李严在阴影里动了动,眼尾微挑,指尖在袖中轻轻蜷起——这细微的动作被林默尽收眼底。

前世读《三国志》时,他总为刘备托孤时那句“君可自取“是否真心而争论,此刻他比谁都清楚,这八个字是锁,是网,更是照妖镜。

刘备枯槁的手突然抬起来,指尖颤巍巍指向案头的竹简。

侍立在旁的黄门令立即捧过笔墨,老皇帝用了半刻钟才在竹简上歪歪扭扭写下“君可自取“四字,墨迹未干便重重咳嗽起来,锦被上溅了几点暗红。

“陛下!“诸葛亮扑过去要扶,被刘备摆手拦住。

老皇帝喘了几口气,目光转向林默:“卿...还有话?“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可一日无相。“林默直起腰,声音里多了几分锋锐,“臣请陛下明诏:政由诸葛公,军由李公,镇南将军林默专督南中平乱,不受节制。“

李严的瞳孔骤然收缩,又迅速恢复成从容模样,嘴角甚至扯出半分笑意;诸葛亮却猛地抬头,与林默对视的刹那,

刘备盯着林默看了许久,喉结动了动,终于点了点头。

黄门令的笔在竹简上沙沙作响,林默又道:“南中多瘴疠,火器营乃平乱利器,臣请陛下特许'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这...“李严终于出声,手指扣住腰间玉璏就要往前,却被诸葛亮伸手拦住:“陛下龙体要紧,此等军务,待陛下大安再议不迟。“他说“大安“二字时,喉结明显动了动,殿内众人却都明白——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