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掀开车帘时,西市的喧闹声裹着油辣子香扑了满面。
他望着街角那株老槐树下晃悠的灰布幌子——“福来米行“,袖口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腕间的护腕。
那是昨夜李恢塞给他的,说是已经派人按他的密令挑选了士卒,在江滩芦苇荡里练了七日夜袭。
“将军。“车夫压低声音,“米行后门开了条缝。“
林默垂眸理了理衣襟,玄色官服上的白麻还沾着晨露。
他记得前世读《三国志》时,李严的传里只写“性自矜高“,却没写他任犍为太守时,曾把军粮存在自家祠堂地下。
此刻他指尖摩挲着袖中那卷帛卷,墨迹未干处有他新添的消息:“查建兴元年至建安二十四年,李严经手军粮账册。“
府门落锁的声音在身后“咔嗒“一响,门房老周抱着铜盆从影壁后转出来,盆里浮着两盏避邪的艾草灯:“将军,张医正说您染了风寒,病症有复发之照,小的已把所有帖子都退了——李尚书的管家在门口站了半个时辰,抹着汗走了。“
林默脚步微顿,嘴角扯出半分笑。
老周跟了董和二十年,最会看眼色,他要的就是这个“病弱“的假象。
“周伯,去将父亲和大兄请到书房,还有,拿着我的拜帖去将这个送给丞相!”林默将帛卷递给了周伯郑重的揣到怀中以后,转身快步离去。
穿过月洞门时,后宅的竹影在青石板上摇晃,书房窗纸透出昏黄的光,案头那盏青铜雁鱼灯还亮着——他走时特意没灭。
“将军!“
苏锦的声音从廊下传来,亮银长枪斜倚在朱漆柱上,枪缨上的红绸被她擦得发亮。
她今日卸了甲,穿件青布短打,腰间别着柄短刀,发辫用根草绳随意扎着:“您要的三十个亲卫,都挑好了——都是跟着我打过南郡的,嘴严,手狠,扮商队的行头也备齐了,明早寅时就能出发。“
林默接过她递来的名单,扫了眼排头“陈铁柱““王二牛“这些名字,指尖在“阿秀“二字上停住:“这是?“
“她是我在荆州救的孤女,女扮男装跟了三年,比爷们还能扛。“苏锦挠了挠后颈,耳尖微微发红,“您不是说要潜入犍为郡?女人家更容易混进米行、酒肆。“
林默把名单折好收进袖中,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短刀上——刀鞘缠着一圈蜀锦,是诸葛琳琅绣坊出的“百子千孙“纹:“记得带两匹锦缎,犍为的豪族爱这个。若遇到盘查......“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块玉牌,“亮这个,说是成都锦绣庄的货商。“
苏锦接过玉牌,见背面刻着“琳琅“二字,喉结动了动,把话咽了回去。
林默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月亮门之后,案头的烛火突然噼啪炸了个花。
脚步声响起,董和与董允联袂而来。
“修瑾,找我们所为何事?”董和坐下以后,林默给董和斟了一杯茶,董和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以后,放下茶盏看着林默问道。
“父亲,大兄,稍后片刻!”林默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二人稍后。
也就两刻钟,脚步声响起,窗纸上映出个清瘦的影子,林默起身迎接说道:“丞相辛苦,茶要新采的蒙顶甘露。“
诸葛亮掀帘进来时,竹影正扫过他的鹤氅。
他手里提着个青布包袱,露出几卷发黄的账册:“这是李严任犍为太守时的粮运记录,我从大司农库里要来的。“
林默接过账册,翻到第三页时瞳孔微缩——建安二十一年的运粮记录里,“汉中仓发米五千石“的批注下,竟有两行极小的墨字:“实发三千,余两千存犍为东庄“。
他指尖重重敲在纸页上:“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