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糟糠之妻14(2 / 2)

再有何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苗,人又优秀,以后何家夫妇的东西都是他们夫妻两个的,没有难缠的小姑子,也没有争家产的叔伯,她是非常满意这门婚事的。

两个小年轻订了婚,平安就经常去宋家给宋圆月送吃的玩的用的,他的书院建造过去一年,已经没那么忙,也是需要经常去看的。

就这样这小子以各种借口经常三天两头的去宋家见未婚妻,宋家父母倒是每次平安过去都非常的欢迎,就是他的两个未来大舅哥,看他有点不顺眼。

就是那种,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泡我妹,你还哄得我爹娘对你满意的不得了,就很气。

如意还有翎对于平安经常送东西去宋家没有什么意见,他给宋圆月买的东西的钱是他自己开的书铺挣的,他还利用书铺给他的书院打广告,是想给自己吸引那些有才学的人过来读书也好,当夫子也好。

书院估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这也是他们愿意花钱,来的做工人多,还包了工人的三餐,餐餐都有肉,提供住的地方。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来的做工人的人就越多,平安也希望他的书院能早点完工,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来了就收。

这里的吃住包了,每个月还放三天假给做工人回家看看家人,工钱给的又高,就没有比他们给的工钱更高的了,所以这些做工的人,都是每天超额完成任务。

以前走三书六礼跟如意又没啥关系,现在是自己儿子的婚事,她就不能在旁边当观众看热闹,她也是这半年都在忙。

给平安重新装修婚房,因为想到是他们两个住的,她还找了一个借口邀请宋家母女过来,是让宋圆月去看看如意装修好的婚房,询问她有没有要改的地方。

可能是如意的话太直白了一些,把宋圆月说的脸都红了,改自然是没有要改的,反而是宋母询问了在哪里请的工匠,她也想把自己的卧房改一改。

工匠就是如意在京城花高价请来的,宋母是亲家,自然是一口答应让工匠去给宋母改造自己的卧室。

如意邀请宋家母子来看婚房的事情,被郑夫人知道后,又来传授她那些她自认为好的经验,如意就当听麻雀在自己耳边唠叨,她的话是一句都不会听进去的。

郑夫人觉得自己的话都听进去了,她就回去了,她在等如意的儿媳妇进门,如意用她教的办法给儿媳妇立规矩的事情。

郑夫人除了郑源这个长子,还有一个小儿子跟一个姑娘,还有几个小妾生的两个庶子跟三个庶女。

宋母知道郑夫人去找如意传授那些经验,她气得牙痒痒,她知道如意不是这样的人,但是她也不想看到郑夫人幸灾乐祸的样子,就把她说的那些经验告诉了她女儿的婆婆。

她女儿嫁的人是她自己选的,不过宋母可是知道那不过是表面光鲜的人家,内里都是烂透的人家,而郑夫人的亲家得了那些经验,可是全部用在她女儿身上。

郑家女儿受不了,回家诉苦,才知道自己女儿的遭遇,她越听就越生气,特别是亲家说你既然这么对儿媳妇,那我这样对你女儿也是可以的,这可是你传授给别人的经验。

郑夫人现在才后悔,因为她的那些话又不是只说给一个人听,而是但凡人家要娶儿媳妇了她就去找人家说这经验,她想找人麻烦都不知道是谁,但是她一定想不到是如意故意让宋母知道,然后她女儿才有这遭遇的。

之后她是再也没有找人说什么管教儿媳妇的经验了,因为她的原因,她的女儿在婆家日子不好过,还因为站规矩,已经怀了两个月的孩子就这样没了。

还是郑父硬气一些,直接让自己的女儿和离,女儿归家养好身体,郑父重新给自己的女儿找了一个夫婿,这新的夫婿也是二婚,不过没有孩子,前妻是生孩子一尸两命走的。

郑家姑娘对于自己的遭遇源于自己的母亲,她在和离后就跟郑夫人离心,重新嫁人后,很少回来看郑夫人。

而她她小儿子成家后,郑父把管家权交给儿媳妇,郑夫人还被郑父找借口关禁闭在她的院子里面。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如意还在为自己儿子婚事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