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举报信风波(1 / 2)

周一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走进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的办公室。窗明几净,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保洁员消毒水的气息。我刚给自己泡了杯浓茶,准备梳理一下周省长本周的行程要点,处里的“小灵通”张薇就一阵风似的卷了进来,脸上挂着一种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神采。

“远哥,早!”她压低声音,眼睛却亮得吓人,“听说没?出事了!”

张薇这姑娘,业务能力不错,就是有点过于热衷八卦,办公厅里风吹草动,她总是第一批感知到的“信息孢子”。我吹了吹茶杯上的浮沫,眼皮都没抬:“天塌了?还是地陷了?慢慢说。”跟周省长久了,我深知在这栋大楼里,沉稳是第一条生存法则。

她凑近几步,几乎贴着我的耳朵:“赵处长!就赵瑞龙处长!被人实名举报了!”

我端茶的手微微一顿。赵瑞龙?我那位在大学时就棋逢对手、进了机关更是明里暗里较劲的老同学?

“怎么回事?”我放下茶杯,声音保持着平静,但内心的雷达已经全面启动。

“说是……生活作风问题,”张薇的声音更低了,像怕惊动空气里的灰尘,“还有收受检组那里,听说……证据还挺扎实。”

生活作风?土特产?我心里快速盘算着。赵瑞龙这人,能力强,野心大,有时候为了目的不太讲究手段,但表面功夫一向做得滴水不漏。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动他?而且用的是这种直接撕破脸皮的实名举报方式?

正在思忖,处里另一位老大哥,号称“老黄牛”的副处长刘建国端着个搪瓷缸慢悠悠地晃了进来。他年近五十,头发稀疏,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但我知道,在这栋楼里,能平稳待到这个岁数的,没一个是简单角色。

“小张,又传播什么小道消息呢?”刘建国笑眯眯地,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和张薇,“小林啊,周省长九点半那个关于开发区用地规划的协调会,材料都备齐了吧?今天几个部门的一把手都要来,怕是场硬仗。”

我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顺着话头接上:“刘处放心,材料昨晚就核对好了,放在您桌上。参会部门的初步意见和矛盾焦点,我也做了个简要梳理附在后面。”

“嗯,好,年轻人就是细致。”刘建国满意地点点头,抿了一口浓茶,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这机关大院啊,跟外面的菜市场也没什么两样,有人卖菜,就有人挑刺。关键是自个儿篮子里的菜要干净,经得起掂量。不然啊,一阵风吹过来,菜叶子掉了是小事,篮子翻了可就难看了。”

他这话像是随口感慨,又像是意有所指。我点点头,没接话。张薇吐了吐舌头,赶紧溜回自己的工位。

上午的协调会果然唇枪舌剑。国土、规划、城建几个部门为了各自的地盘和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周汝信省长坐在主位,面色沉静,偶尔插话问几个关键问题,引导着讨论方向。我坐在他侧后方的记录位,飞快地记录着要点,同时敏锐地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和话外之音。

赵瑞龙作为发改委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他看起来与平日并无二致,发言依旧逻辑清晰,咄咄逼人,在为自己部门争取利益时寸步不让。但我注意到,他今天的话似乎比往常更多,语气也更急切,像是在用力证明着什么。中间休息时,他破天荒地没有凑到几位主要领导身边套近乎,而是独自站在窗边抽烟,背影显得有些僵硬。

会议结束时已是中午。周省长被秘书长请去商量急事,我抱着文件跟在后面。在走廊拐角,恰好碰到赵瑞龙和纪检组的副组长李建军并肩从另一个小会议室出来。两人脸上都挂着公式化的笑容,但眼神接触的瞬间,空气似乎凝滞了零点几秒。

“周省长!”“省长!”两人立刻打招呼。

周省长微微颔首,目光在赵瑞龙脸上停留了一瞬,语气平和:“瑞龙,开发区配套资金的那个方案,抓紧时间再细化一下,明天上午送我办公室。”

“好的省长,我马上落实。”赵瑞龙回答得很快,甚至有点过于急促。

周省长没再说什么,径直向前走去。我落后半步,与李建军交换了一个眼神。李组长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严肃表情,但微微蹙起的眉头,似乎暗示着事情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