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再天真(1 / 2)

就在我以为自己已经初步掌握了机关生存法则,准备在政策研究室的方寸天地里继续“修炼”时,命运,或者说权力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再次拨动了我人生的轨迹。

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将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我刚泡好一杯浓茶,准备开始一天枯燥却安稳的文字工作,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林致远同志吗?我是周副秘书长的秘书,小孙。”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沉稳干练,但这次,似乎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我的心猛地一跳,握着听筒的手下意识地收紧。“孙秘书,您好。”

“副秘书长今天下午三点,要听取关于全省乡镇企业下一步发展思路的汇报。原来负责这项工作的秘书家里有急事请假了。”孙秘书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副秘书长点名,让你来准备汇报提纲,下午两点半前送到我这里。相关资料,我马上让人送到你办公室。”

我愣住了,大脑有瞬间的空白。

让我准备汇报提纲?代替副秘书长的秘书?向周副秘书长本人汇报?

这突如其来的任务,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我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不再是之前那种撰写内参、参与讨论的“边缘”工作,这是直接为核心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的核心环节!是真正进入权力运行中枢的敲门砖!

“听明白了吗?林致远同志。”孙秘书的声音将我从震惊中拉回。

“明……明白了!孙秘书,我立刻准备!”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好。记住,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数据准确。副秘书长不喜欢空话套话。”孙秘书言简意赅地交代完,便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久久没有动弹,手心里全是汗。办公室里,老王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投来探究的目光,但我无暇顾及。

几分钟后,综合处的同志送来厚厚一摞文件,全是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各地市汇报材料、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前期研究室的一些初步研究报告。

看着眼前这座“小山”,我感到一阵眩晕,同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兴奋感交织着涌上心头。我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成功了,我可能就此进入周副秘书长的视野,甚至……一步登天?失败了,或者表现不佳,那么之前积累的那点“好印象”可能瞬间化为乌有,甚至被打上“不堪大用”的标签。

没有时间犹豫,更没有时间害怕。我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完全埋进了文件堆里。

阅读,筛选,归纳,分析……我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我回忆着张主任教我的“发言”艺术,回忆着周副秘书长上次谈话时关注的重点,回忆着在基层看到的真实情况。我必须在这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形成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似乎都消失了,世界里只剩下我和这些冰冷的文字、数字。汗水浸湿了我的衬衫后背,眼睛因为长时间聚焦而干涩发痛,但我浑然不觉。

中午,老王好心叫我一起去食堂,我胡乱搪塞过去,继续埋头苦干。我草拟了几版提纲,又不断推翻,总觉得不够精炼,不够有力。我知道,我必须拿出真正有见地的东西,而不能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最终,我确定了一个思路:不再泛泛而谈成绩和问题,而是聚焦于乡镇企业发展到当前阶段面临的几个核心矛盾——快速发展与结构失衡的矛盾、融资需求与信贷紧缩的矛盾、政策扶持与市场风险的矛盾。并针对每个矛盾,提出了几条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思考方向,语言力求简洁、精准,摒弃了一切华而不实的修饰。

当我把最终定稿的汇报提纲打印出来时,距离两点半只剩不到二十分钟。我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漏,然后几乎是跑着送到了孙秘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