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丝慰藉(2 / 2)

我点了点头,这一点,我在撰写那份“阉割版”报告时,就已经痛苦地意识到了。

“你的这份报告,虽然发表在精简版上,内容也做了……处理,”周汝信指了指那份内参,“但它至少把一个现象,摆到了台面上。而这,”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着我,“就是你今天对我说的这些更深入、更具体的情况,我会记在心里,也会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向上反映,推动研究。”

他这番话,没有给我任何不切实际的承诺,没有说立刻就能解决清河县的问题。但“记在心里”、“向上反映”、“推动研究”这几个词,从他这样级别的领导口中说出来,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我知道,这或许就是目前情况下,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它像在无边黑暗中,透出的一丝微光,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一股暖流,混杂着委屈、释然和一丝微弱的希望,涌上我的心头。鼻子竟然有些发酸。我赶紧低下头,掩饰住自己的失态。

“谢谢……谢谢副秘书长。”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不必谢我。”周汝信摆了摆手,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沉稳,“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责任。你提供了有价值的情况,这本身,就值得肯定。”

他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这是一个结束谈话的信号。

我识趣地站起身:“副秘书长,那我先回去了。”

“嗯。”周汝信点了点头,在我转身走向门口时,他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我耳中,“致远,保持这份敏锐,还有……这份初心。不容易,但很重要。”

我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外,孙秘书依旧在伏案工作,看到我出来,他抬头看了一眼,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似乎比之前柔和了一些,对我微微颔首。

我恍恍惚惚地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上,周副秘书长最后那句话,在我耳边反复回响。

“保持这份敏锐,还有……这份初心。”

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是刚入大学时,那个想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凭借知识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农家子弟?还是第一次踏入政府大院时,那个怀揣着“为民请命”、“造福一方”书生意气的青年?

或许,两者都有。而此刻,这丝来自高层的、对“真实”的认可和那声关于“初心”的提醒,像一剂强心针,注入我几乎快要被现实磨平的心田。

它无法立刻改变清河县的现状,也无法消除体制内固有的沉疴。但它给了我一种难以言喻的慰藉,让我觉得,之前的痛苦、挣扎和那次不得已的妥协,似乎……有了一丝价值。

这丝慰藉,很微弱,却像暗夜里的萤火,足以照亮接下来很长一段晦暗不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