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20章 前森院长:要不我来给你打下手吧

第220章 前森院长:要不我来给你打下手吧(1 / 2)

“喂,是前森院长吗,我是姜晨。”

听着电话里传来的略显青涩而又带着一丝陌生的声音,前森院长明显愣了一下。

他手中的笔停在半空中,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这个声音,他确定是第一次听到,但“姜晨”这个名字,却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请问是凤凰军工厂的姜晨同志吗?”前森院长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亲切一些,同时也在努力回想着关于这个年轻人的所有信息。

这是前森院长第一次听到姜晨的声音,在这之前,他一直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他一直在想,能够给自己在东风-2改进型项目上指点迷津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姜晨给自己的建议,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如同醍醐灌顶,点醒了前森院长。

他按照建议调整了火箭相关设计,奇迹般地解决了困扰他们多日的难题,最终使得东风-2改进型的射程突破了2000公里大关。

直到周建国前往南云之后,才知道那位“某科研人员”正是“凤凰军工厂,姜晨”。

后来,他特意向周建国打听过这个姜晨。

周建国对姜晨的评价就两个字:普通。

“老周啊,你可别跟我开玩笑。”前森院长当时在电话里笑着说,“能提出那种建议的人,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周建国在电话那头苦笑:“前院长,我真没骗您。您要是见到他本人,第一反应,就像在校园内看到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年纪轻轻,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子随意劲儿,一点都不像搞科研的。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年轻人,每次都能拿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方案。他拒绝了您的邀请,不愿直接加入到我们的导弹研发项目中,只愿意以凤凰军工厂厂长的身份,提供技术支持。”

前森院长当时听了,只觉得不可思议。

他自己就是从鹰酱最顶尖的学府归来,深知科研的艰辛与严谨。

能够提出如此精辟建议的人,必然是浸淫火箭科学多年,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顶级专家。

可周建国却说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这...老周不会是喝了假酒吧。

然而,无论是周建国还是前森院长,他们都不会,甚至蓝星上任何一个搞工程的科学家都不敢轻视这样一名能够在火箭科学上有如此造诣的人,尽管他的声音听起来确实很年轻。

这种矛盾感,让前森院长对姜晨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他曾多次想亲自拜访姜晨,和他请教一下关于控制工程方面的研究,但奈何工作繁忙,分身乏术。

“姜晨同志,是我,我是前森。”前森院长努力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动,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真是稀客啊!你小子,终于肯给我这个老头子打电话了!上次东风-2改进型的事情,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感谢你呢!你那份建议,简直是神来之笔,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前院长您客气了。”姜晨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贯的谦逊,“那不过是晚辈的一点粗浅想法,能对国家有所帮助,是我的荣幸。真正能将想法变为现实的,是您和您团队的辛勤付出。这都是前院长的功劳,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姜晨的谦逊让前森院长有些哭笑不得。

运气好?

这种话从一个在火箭发动机设计上能给出“神来之笔”的人口中说出来,简直是凡尔赛文学的典范。

但这小子不居功,不自傲。

这反而让前森院长更加欣赏他。

“行了,你小子就别跟我打马虎眼了。”前森院长笑着说道,语气更加亲近了几分,“你姜晨的运气,要是能分我一半,我这东风-5早就飞到鹰酱本土了!说吧,姜晨同志,你今天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情吗?”

前森院长知道,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姜晨一定不会给自己打这个电话。

他虽然也很想线下见见姜晨这个“知己”,甚至是“老师”,但是他们都知道,做自己这一行的,很少有时间是属于自己的。

国家任务重于一切,个人情谊只能暂时放在一边。

“前院长,您真是料事如神。”姜晨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凤凰军工厂最近收到了上面的指示,要为东风-5项目生产相关材料,特别是高精度陀螺仪和惯性导航系统的一些核心部件,以及特种合金喷管材料。在接到任务之后,我仔细研读了东风-5的初步设计资料,发现了一些……嗯,一点想法,想要和前森院长您请教。”

前森院长闻言,精神为之一振。

他刚才还在为东风-5的发动机推力与比冲效率问题而苦恼,没想到姜晨竟然主动提到了东风-5的设计。

他有预感,姜晨的“一点想法”绝非寻常,上次东风-2改进型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哦?姜晨同志但说无妨!”前森院长立刻来了兴趣,他拿起笔,准备随时记录。

他知道,这可能是一次关键的突破。

于是,姜晨没有丝毫停顿,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对东风-5设计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