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首先思考的是龙国空军的未来。
他脑海中浮现出南疆战场上歼-6面对米格-21MF时的窘境,以及老刘口中鹰酱三代机的恐怖。
龙国空军目前的主力是歼-6,一款基于米格-19的二代机,主要依靠目视和地面引导作战,航电和武器系统都极其落后。
即便歼-7(米格-21的仿制改进型)开始服役,也只是勉强跟上国际二代机末期的水平。
而鹰酱的F-14“雄猫”和F-15“鹰”式,已经具备了超视距空战能力,其强大的雷达和空空导弹,能够在我方飞行员还未发现目标时就发起攻击。
这种代差,是龙国空军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
因此,姜晨对空军的规划是分阶段进行的。
短期目标,是尽快完成歼-7D与JL-7A雷达的集成,解决其面临的散热、结构载荷、电源供给等一系列瓶颈问题。
他知道,JL-7A雷达虽然性能先进,但其高功率运作下的巨大发热量,是歼-7D机头空间难以承受的。
SHTC-1型超导热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是解决JL-7A雷达散热问题的关键。
这种材料能够以惊人的效率导出热量,确保雷达在极限工况下稳定运行,从而让歼-7D真正具备其设计应有的作战能力。
同时,天雷防空系统的批量生产和部署,将有效缓解南疆前线的空防压力。
这种廉价高效的防空武器,能够迫使猴子国的米格-21MF不敢轻易进行低空突防,从而为龙国空军争取宝贵的喘息和训练时间,也为歼-7D的成熟和装备部队赢得缓冲期。
姜晨甚至设想,SARA-1(天雷)可以作为一种“不对称优势”,让那些自以为拥有空中优势的敌人付出惨痛代价。
而紧接着,歼-7D将作为重要的技术验证平台,为龙国战机制造积累航空电子集成、新型材料应用、先进维护保障流程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在此基础上,利用“凤凰新材”在材料领域的突破,姜晨计划研发更轻、更强、更耐高温的航空材料。
这些新材料将用于制造新一代战斗机(如歼-8II,甚至更远的第三代战斗机)的机体结构、发动机部件和航电系统外壳。
他要让龙国的战机在结构强度、减重和耐热性上达到世界先进甚至绝对领先水平。
同时,姜晨将逐步攻克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包括高温合金涡轮叶片、高压压气机、先进燃烧室设计等,全面提升龙国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燃油效率和使用寿命。
他计划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加速发动机的迭代升级,摆脱对联邦发动机技术的依赖,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他们。
他清楚,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心脏”,只有拥有强大的“心脏”,龙国的战机才能真正翱翔蓝天,与鹰酱的三代机一较高下。
而姜晨的终极目标是研发具备隐身能力、超视距空战能力、先进航电系统和强大态势感知能力的新一代战斗机。
那是四代机五代机,甚至更遥远的六代机!
他设想通过“凤凰新材”研发出雷达吸波材料和高强度复合材料,实现机体隐身和轻量化,让龙国战机在敌方雷达面前“隐形”。
与14所合作,开发更小、更强大、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机载雷达和微型处理器,实现真正的超视距打击和信息优势,让龙国战机能够“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同时,攻克矢量推力发动机技术,赋予战机超机动能力,确保在近距离格斗中也能占据优势。
他要让龙国的空军,成为一支能够与任何强敌抗衡的现代化空中力量。
接着,姜晨的思绪转向了龙国海军。
70年代末的龙国海军,主要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舰艇老旧,缺乏远洋作战能力。
而鹰酱和联邦都拥有强大的远洋舰队,特别是鹰酱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攻击型核潜艇,是其全球投送能力的基石。面对这些海上巨兽,龙国海军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姜晨对海军的短期目标是提升现有舰艇的防护能力和电子设备性能。
利用“凤凰新材”研发高强度轻量化合金和复合材料,用于舰艇装甲和结构件,提高抗打击能力并降低自重,从而提升航速和适航性。
他设想开发一种新型的复合装甲,能够有效抵御反舰导弹和鱼雷的攻击。
同时,将JL-7A雷达的技术下放,改进舰载雷达和声呐系统,提升对空中和水下目标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他还会着手改进舰载火控系统,提高现有舰炮和鱼雷的命中精度,让每一发炮弹和鱼雷都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至少,得能吊打猴子国海军才行。
在那之后,他会和沪上造船厂一起合作研发新型舰艇,如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
这些舰艇将采用新材料,提升航速、隐身性和适航性。
姜晨计划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舰艇建造更加高效,且易于升级和维护。
他设想的驱逐舰将具备更强的防空和反潜能力,能够有效保护舰队。
同时,发展舰载武器系统,包括射程更远、突防能力更强的反舰导弹,多目标拦截能力的防空导弹,以及更先进的反潜武器,构建多层次的海上防御和打击体系。
他要让龙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具备一定的区域拒止能力。
最终目标自然是建造大型远洋作战平台,包括航空母舰和攻击型核潜艇。
这是龙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标志,也是实现全球战略投送的关键。
同样,也是最难的一步。
这需要攻克特种钢材(如高强度船体钢)、核动力反应堆(小型化、高安全性、长寿命)、大型船体建造工艺、舰载机起降系统(弹射器、阻拦索)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这些都离不开材料科学的根本性突破,例如用于核反应堆的耐高温、耐腐蚀材料,以及用于航母甲板的特种防滑、耐高温复合材料。
核潜艇的静音技术、深潜能力和水下通信技术,也将是重点攻关方向,确保龙国海军在水下也能拥有强大的威慑力。
他要让龙国海军,成为一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国家利益的蓝水海军。
随后,姜晨的目光落到了陆军。
70年代末的龙国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装备技术上仍显落后。
他们的建军思想还主要停留在大军团作战上。
面对鹰酱和联邦的先进坦克、精确制导武器,龙国陆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数和士气上。
他清楚,未来的战争,不再是简单的“人海战术”就能取胜。
因此,姜晨对陆军也进行了规划。
在他看来,龙国陆军的短期目标,应当是提升现有坦克的防护和火力。
利用“凤凰新材”研发新型复合装甲材料,提高坦克和装甲车的防护能力,同时降低重量,提升机动性。
他可以利用星际军工系统日志开发一种可附加的陶瓷复合装甲模块,能够有效抵御反坦克导弹的攻击,让龙国的坦克在战场上更加坚不可摧。
同时改进火控系统,引入激光测距和弹道计算机,提高主炮的命中精度,让每一发炮弹都能精准命中目标。
就像海湾战争中M1A1对T72的屠杀那样!
SARA-1型天雷防空系统,也可通过车载平台,用于陆军野战防空,为地面部队提供伴随防空掩护,有效对抗敌方武装直升机和低空突防的战机。
姜晨随即意识到,那可不就是龙国后世重装合成旅的雏形吗?
随后,他会研发新一代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使其具备更强的机动性、防护力和火力。
姜晨计划引入模块化设计,使得坦克能够根据不同战场需求进行快速配置,例如更换不同类型的炮塔或装甲模块。
发展精确制导炮弹、反坦克导弹等先进陆战武器,提高远程打击和精确打击能力,让陆军能够“指哪打哪”。
同时,研发新型单兵装备,如轻量化防弹衣、夜视仪、通用单兵作战平台、智能头盔等,全面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和战场生存率。
长期目标是建设信息化、机械化、立体化的现代化陆军。
这需要通信、侦察、指挥、控制等全面升级,构建战场信息网络,实现各兵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让陆军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同时,普及轻量化、高机动性装备,发展无人作战平台(如侦察无人机、攻击无人机),提升陆军的整体作战效能,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各种复杂战场环境。
最后,也是姜晨心中最沉重,却又最渴望突破的领域——战略打击力量。
他深知,无论常规军事力量如何发展,核武器和战略导弹,才是大国地位的最终保障。
联邦的SS-20,鹰酱的“民兵III”,都是其全球霸权的基石。
龙国虽然有“两弹一星”,但现有的东风-2、东风-3等液体燃料导弹,在反应速度、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上,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因此,姜晨当前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提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