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王国,开罗郊外,一处秘密训练基地。
炙热的沙漠风卷着细沙,拍打在老刘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
他穿着一身不合身的伯拉阿军服,头上裹着一条勉强算是当地风格的头巾,手里端着一杯齁甜的红茶,坐在一个简易的帐篷里,看着外面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埃及士兵。
“这叫什么事儿啊!”老刘端着茶杯,嘴里嘀嘀咕咕地抱怨着。
他本该在龙阳军工厂的宿舍里,美滋滋地盘算着回家抱孙子,结果现在,他却坐在万里之外的埃及沙漠里,成了什么“技术顾问”。
“不是说给伯拉阿当军事顾问吗?怎么一转眼,又跑到埃及来了?”老刘越想越觉得这事儿离谱。
几天前,他还在伯拉阿的港口,被那1500美元的月薪砸得晕头转向,满口“国际主义精神”地答应了留下。
结果还没等他适应伯拉阿那边的生活,就被告知,伯拉阿国王和埃及国王达成了什么“战略合作”,这批龙国军火要转运到埃及,由埃及军队使用。
而他老刘,作为这些“特别军火”的“技术专家”,自然也要跟着一起过来。
“这帮阿拉伯人,说话跟放屁似的,一点都不讲究!”老刘在心里把伯拉阿和埃及的政客们骂了个遍。
他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合作方,说变卦就变卦,连个招呼都不打。
他放下茶杯,拿起一旁的《人民画报》,试图用家乡的熟悉感来平复内心的烦躁。
然而,画报上那熟悉的笑容和标语,此刻在他眼里,却显得那么遥远和不真实。
“哎,老刘啊老刘,你这是图什么呢?”他自嘲地摇了摇头。
图什么?
当然是图那1500美元啊!
一想到这个数字,老刘心里那点抱怨和委屈,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1500美元啊!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老刘在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这钱,够我在家乡盖几栋大瓦房,给孙子买最好的玩具。到时候,看谁还敢说我老刘没出息!”
他摸了摸怀里那份用英文和阿拉伯文书写的聘用合同,那上面的数字,比任何安抚都来得实在。
虽然心里吐槽着,但老刘对眼前这些埃及士兵的军事素养,却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这些埃及兵,确实是块好料子!”老刘走出帐篷,眯着眼睛看着训练场。
与伯拉阿那些养尊处优、散漫惯了的“少爷兵”不同,埃及士兵的军事素养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们队列整齐,动作干脆利落,口号声震天响,每一个眼神都透着一股久经训练的精气神。
“比我们龙阳军工厂的民兵们都要强!”老刘在心里暗自比较。
龙阳军工厂的民兵虽然也有训练,但毕竟是兼职,和这些全职的职业军人根本没法比。
这些埃及士兵,一看就是常年进行战备训练的,他们的身体素质、纪律性、以及对命令的执行力,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哈桑队长!”老刘用他那蹩脚的英语,夹杂着几个阿拉伯语单词,叫住了正在巡视训练场的埃及军官。
哈桑队长,一位身材精瘦、眼神锐利的埃及陆军上尉,立刻转身,向老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知道眼前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刘顾问”,虽然看起来像个普通老头,但却是那些“神奇武器”的专家。
“刘顾问,您有什么指示?”哈桑队长恭敬地问道。
“指示谈不上,就是想问问,今天训练什么科目?”老刘摆了摆手,他虽然是“顾问”,但毕竟语言不通,很多时候只能靠翻译和观察。
“报告刘顾问,今天我们进行‘焚风之焰’单兵云爆弹的实弹射击训练!”哈桑队长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焚风之焰”!老刘的眼睛亮了。
这可是姜晨那小子搞出来的“大杀器”,他亲眼见过测试,知道这玩意儿的威力。
“好!好!我去看看!”老刘立刻来了精神。
他跟着哈桑队长来到射击场。
这里已经布置好了靶标,都是模拟的工事和掩体。
士兵们排着队,手里拿着改良型63式自动步枪,背上背着“焚风之焰”云爆弹发射筒。
“刘顾问,我们已经按照您之前提供的操作手册,对士兵们进行了理论培训和模拟训练。”哈桑队长介绍道,“他们对这种武器的威力都非常期待!”
老刘点了点头,他知道姜晨在设计这些武器的时候,已经尽量考虑了操作的简便性。
但“焚风之焰”毕竟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其使用方式和传统武器有很大不同。
“开始!”哈桑队长一声令下。
第一名埃及士兵上前,他熟练地取出“焚风之焰”发射筒,将其架在肩上。他瞄准前方一个模拟的碉堡,深吸一口气,然后扣动了扳机。
“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