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一章结尾处已经做了修改,也感谢各位的继续支持,作者尽量把故事写精彩。
南云军区司令部。
冯振国司令员的办公室。
“您还有什么事吗?”
办公室内原本因为南疆战事而剑拔弩张的气氛,因为姜晨的这句话似乎微微停滞了一下。
冯振国司令员和冯远征教授对视了一眼,然后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冯振国司令员紧绷的脸部线条,也在此刻略微柔和了一些,但眉宇间的凝重却丝毫未减。
他看着姜晨,这个在他眼中屡创奇迹,却依旧年轻得过分的年轻人,心中确实觉得有些难为情。
姜晨也很清楚,如果仅仅是想让自己加快“鹰眼”机载雷达的研发进度,那么一个措辞严厉的电话,或者一份加急的电报,就足以将命令传达到位,也足以让自己和龙阳军工厂的高层感受到这份任务的紧迫性。
根本没有必要让陈东升参谋亲自跑一趟龙阳军工厂,火急火燎地把姜晨从繁忙的项目筹备中直接“押”到昆城来。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是因为……还有一个更加棘手,也更加敏感的任务,压在了他的心头。
而这个任务,与“鹰眼”项目有那么一些微弱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其战略意义和技术难度,都远超单纯的机载雷达研制。
冯振国司令员心中有些纠结。
姜晨虽然在龙国军工领域已经崭露头角,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63式步枪的改进,到“焚风”单兵云爆弹的石破天惊,从“前哨”系列反炮兵雷达的技惊四座,到现在挑大梁的“鹰眼”机载火控雷达项目。
这个年轻人展现出的天赋和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
似乎从这个年轻人开始进行军工领域的研究,就没有让人失望过。
而这也是他最终决定将他叫来的原因。
但是,话到嘴边,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只因眼下这个新的难题,其涉及的技术领域之广,保密级别之高,潜在风险之大,都让他有些犹豫,是否应该将这样一个沉重的担子,过早地压在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
这几乎是在透支他的潜能,也是在将他推向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深水区。
可是一想到南疆上空那两朵悲壮的伞花,想到那些因为装备落后而可能要付出更多鲜血和生命的战士们,冯振国司令员心中的犹豫便被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所取代。
国家需要,军队需要,战争需要!
龙国的敌人可不少,除了猴子,还有毛熊,甚至是鹰酱。
就连才战败不久的脚盆鸡,也开始在鹰酱的帮助下开始死灰复燃起来。
大有一副和龙国隔空叫板的趋势。
如果没有压箱底的武器,那么可真的难以震慑这些豺狼虎豹!
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在这样的时刻,任何的犹豫和退缩,都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而且,冯振国也深知,以姜晨现在表现出的潜力和上升势头,如果没有意外,十年之后,他必然会成为龙国整个军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到那个时候,他必然会接触到更多、更核心、更尖端的国防科研项目。
现在让他提前接触一些相关的领域,积累一些经验,或许并非坏事。
“这个小子,就像一块璞玉,需要打磨,也需要……重压。”冯振国心中暗道。
他沉吟了片刻,目光在姜晨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庞上停留了几秒钟,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姜晨啊,”冯振国司令员的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不少,但依旧带着一种郑重,“让你亲自跑这一趟,确实不仅仅是为了‘鹰眼’项目加速的事情。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更棘手的任务,需要和你商量,或者说,需要你的帮助。”
更重要?
更棘手?
姜晨心中微微一凛。
能让冯司令员用上这样的词汇,并且需要当面交代,这件事情的难度和敏感性,恐怕非同一般。
他立刻正色道:“司令员,您请讲!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竭尽全力!”
冯振国司令员看了一眼身旁的冯远征教授,冯教授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
冯振国走到办公桌旁,从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密封的文件。
文件袋上,赫然印着几个鲜红的宋体大字——“绝密”!
他并没有立刻将文件袋交给姜晨,而是将其放在桌面上,然后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姜晨,缓缓问道:“姜晨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关于火箭推进技术,了解多少?”
“火箭推进技术?”姜晨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
这个跨度……有点大啊!
他目前主要接触和研究的领域,都集中在常规武器、雷达电子以及刚刚开始接触的航空发动机方面。
火箭推进技术,那可是一个更加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燃烧学、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制导与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等诸多尖端学科。
虽然他因为接受了JL-7A雷达和初级航空发动机的知识灌输,大脑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对于完全陌生的火箭推进领域,他一时间还真有些摸不着头脑。
“司令员,您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火箭推进?是战术火箭弹?还是……更大型的运载火箭?”姜晨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两个方向的技术难度和应用领域,可是天差地别。
冯振国司令员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
这个年轻人,敏锐度还是那么高。
“都有一些关系。”冯振国司令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先说说你的了解程度。”
姜晨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他知道,冯司令员在这个时候突然问起火箭推进技术,绝不可能是心血来潮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