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提出的这些观点,很多都与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们14所正在攻关的一些课题还要更进一步!
一开始,林浩还能以一种前辈指点后辈的心态来倾听。
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完全被姜晨的思路带着走了!
姜晨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一扇扇尘封的、关于雷达技术未来发展的窗户!
一些困扰他许久的技术难题,在姜晨那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下,竟然隐隐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学生,在给老师上课!
而且,这个“老师”,还是一个主修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林浩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几乎要怀疑,坐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是一个浸淫雷达领域数十年的老怪物?!
“姜晨同志,你……你这些想法,实在是……太精妙了!”林浩终于忍不住,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赞叹,“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特别是在相控阵雷达小型化和抗干扰技术方面,你的见解……简直是一针见血!你……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姜晨见林浩如此激动,心中也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不能再“凡尔赛”下去了。
他故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露出一副腼腆的笑容:“林副所长,您可别这么说,我这都是纸上谈兵,胡思乱想罢了。主要是我在大学的时候,对无线电和雷达技术比较感兴趣,课余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期刊,自己琢磨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成体系,让您见笑了。”
图书馆?不成熟的想法?
林浩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如果这些都算“不成熟”,那他们14所那些专家教授们的研究成果,岂不是连“胎盘”都算不上?
但他转念一想,除了“天才”和“勤奋”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了。
毕竟,总不能说这小子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吧?
“好!好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林浩感慨万千,看着姜晨的眼神,就像看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姜晨同志,你的天赋,远超我的想象!如果你愿意,我随时欢迎你加入我们14所!我这个副所长给你当!我相信,在雷达领域,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是林浩第二次向姜晨发出正式的邀请。
第一次是因为“前哨二号”的贡献,而这一次,则完全是被姜晨展现出的惊人潜力所折服!
姜晨心中一动,但还是委婉地说道:“感谢林副所长的厚爱。只是我目前在机械工程领域还有一些研究课题没有完成,而且我对武器设计本身也很有兴趣。不过,如果14所在雷达项目上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
他知道,自己的“系统”才是最大的底牌。
绑定在某个具体的研究所,反而可能会限制他的发展。
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优势,在更多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林浩闻言,虽然有些许遗憾,但也理解姜晨的想法。
毕竟,以姜晨展现出的全方位才能,仅仅局限在雷达一个领域,确实有些可惜。
“也好,人各有志。”林浩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回忆和沉重,“说起来,我们14所的成立,最初的使命,其实并不是为了研发反炮兵雷达,而是为了咱们国家自己的……航空雷达。”
“航空雷达?”姜晨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才是14所真正的“老本行”,也是龙国军工领域一块亟待攻克的“硬骨头”。
林浩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屈辱和挑战的年代:
“是啊,航空雷达。姜晨同志,你应该知道,从建国初期开始,鹰酱就仗着他们的空中优势,屡屡派遣各种侦察机,窜入我国领空,进行抵近侦察,刺探我们的军事情报和国家机密。特别是他们那种U-2高空侦察机,还有后来的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飞得又高又快,我们的歼击机根本够不着,打不下来,地面雷达也难以有效跟踪和锁定。”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懑:“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家里被人安了无数双眼睛,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得清清楚楚,却又无可奈何!这种屈辱感,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军工人和军人都无法忘记的!”
“所以,为了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为了能够有效地发现、跟踪、并最终击落这些入侵的‘空中幽灵’,中央下定决心,要研制我们自己的高性能机载雷达!这就是我们14所成立的初衷和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林浩继续说道:“可是,研制高性能的机载雷达,谈何容易啊!当时的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电子技术落后,人才匮乏。更要命的是,机载雷达对体积、重量、功耗、抗干扰能力和探测距离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
他指了指天空,比划了一下:“以前我们地面上那些老式的搜索雷达,个头老大,天线跟口大锅似的,功率也大得吓人,别说装进战斗机里了,就是想把它们搬上飞机都费劲!而我们的战斗机呢?我们主力是歼-5、歼-6这样的第一代、第二代战斗机(严格来说歼-6是1.5代或准二代),机头空间就那么点大,根本塞不下那些‘傻大黑粗’的玩意儿!”
歼-5,是龙国仿制苏联米格-17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
而歼-6,是龙国仿制苏联米格-19研制的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也是龙国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一款战斗机。
这两款战斗机在60-70年代是龙国空军的绝对主力,但其机载电子设备相对简陋,早期型号甚至没有装备雷达,主要依靠地面引导和目视搜索进行空战。
“没有合格的‘眼睛’,我们的战斗机在面对那些高空高速的入侵者时,就如同盲人摸象,只能被动挨打。这种憋屈,这种渴望……你明白吗?”林浩看着姜晨,眼神中充满了对突破技术瓶颈的强烈渴望。
姜晨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制空权,没有强大的空中预警和截击能力,就如同敞开了国门,任人窥探和欺凌!
而航空雷达,正是现代空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夺取制空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他似乎已经预感到,林浩今天来找他,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感谢他在反炮兵雷达上的贡献那么简单……
一场新的、更具挑战性的技术攻坚战,似乎正在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