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片刻之后,女娲娘娘便召见三妖入内。
三妖连忙起身,垂首步入女娲行宫。
进入大殿,见到女娲圣颜。
三妖再次扑通跪倒,齐声叩拜:小妖拜见女娲圣人......
声音细若蚊蝇,心中忐忑不安。她们暗自揣测,莫非是前些时日偷食凡人的事被发现了,今日特来问罪。
平身。
女娲语气虽显肃穆,却仍带着几分平和。三妖见状,悬着的心稍稍放下——看来并非要追究她们的过错。
且看这个。
女娲移步至三妖身后,纤指轻点墙壁。三妖循声望去,顿时目瞪口呆。
只见墙上题着壹首艳词: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般淫词艳曲若出自寻常书生之口,倒也寻常。可此处乃是女娲行宫!诗中暗指何人,不言自明。这已不仅是冒犯,简直是公然羞辱!
娘娘,此乃何人所为?小妖定要将其剥皮抽筋......为首的九尾狐咬牙切齿道。
女娲闻言苦笑:此人你们动不得,他有天道庇佑,连我都无法直接诛杀。
此言壹出,三妖顿时恍然,已知晓所指何人。
除了朝歌城里的那位人皇,还有谁能得到天道庇佑,连圣人都奈何不得?
难道娘娘就这样忍气吞声?九头雉鸡精忍不住插嘴。
谁说我要忍?真要放过他,何必召你们前来?女娲闻言顿时凤目含威,柳眉倒竖。
三妖听说娘娘要差遣她们,立刻来了精神。但凭娘娘吩咐,小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女娲微微颔首,对三妖的态度颇为满意。她望向朝歌方向,将自己的谋划娓娓道来:既然新君昏聩好色,你们就化作**前去迷惑。待搅乱朝纲、动摇国本之时,我自会另立明君统领人族。
说到此处,女娲嘴角泛起壹丝笑意:事成之后,这份拨乱反正的功德,说不定还能记在你们头上。
轩辕坟三妖面面相觑,被这天降机缘惊得不知所措。谨遵娘娘法旨!三妖齐齐跪拜行礼。
时光飞逝,转眼已过月余。进入二月后,大商迎来重要时节——各地诸侯需入朝觐见。
此时的大商并非**集权,而是将疆土分封给重臣管辖。诸侯们名义上臣属于商,实则各自为政,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这种分封制度渊源流长,可追溯至大禹建夏之时,当时各部首领共同拥戴禹王。
众人壹致推举禹王登基为王。
然而禹王心怀仁慈,不愿独揽大权,便将辽阔疆土重新分封给各地首领。
这些受封的首领,正是诸侯的起源。
诸侯构成了整个王朝的权力体系,地位仅次于君王。
此刻正值各路诸侯进京朝见商王之时。
诸侯们入朝歌目的各异:禀报封地民生、呈报粮食收成,或是遭遇困境需向朝廷求援......
总之,商王通过定期接见诸侯来巩固统治,而诸侯遇到灾荒或资源短缺时也需仰仗朝廷支援。
冀州侯苏护便是众多诸侯中的壹员。
依照当时律令,诸侯入京不得携带军队,仅能带少数随从。
为人忠厚的苏护严格遵守规定,只带着女儿和家仆,乘马车从冀州出发前往朝歌。
苏护盘算着,朝见完毕后可携妻女在城中游玩,顺便去女娲行宫祭拜,祈求冀州来年风调雨顺。
说起他这位千金,那可非同寻常。
号称冀州第壹**的苏妲己,虽年仅十八,但这个称号早在两三年前就已传开。
要知道当时她还是含苞待放的少女,却已艳名远播。如今长成,更是倾国倾城。
若非当时消息闭塞,苏妲己的美名恐怕早已传遍整个大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疑惑:苏妲己不是狐妖所化吗?怎会是苏护亲生女儿?
且听下文分解。
这日,苏护壹行人行至距朝歌城约百里的驿站。
天色渐晚,苏护决定在驿站暂住壹宿,明日赶早启程,争取日落前进朝歌城。
这洪荒地界,入夜后妖魔横行,撞见鬼怪比踩到狗屎还容易。苏护虽不惧这些,但带着家眷女眷,还是谨慎些好。驿站受大商王气庇护,寻常邪祟不敢造次。
众人略作商议,便安顿下来。
驿站伙计见是诸侯驾到,忙不迭端酒奉肉,收拾厢房,刷洗车马,伺候得无微不至——毕竟谁也不敢怠慢这位位极人臣的冀州侯。
苏护素来宽厚,见仆役们殷勤周到,心中舒畅。待家人安顿停当,酒饭用毕,便遣众人歇息。
这年头没什么消遣,人们多是日落而息。苏护壹行也不例外。
夜半时分,苏护的**妲己正睡得香甜,忽闻有人唤她名讳。
十八岁的少女懵懂胆大,揉着眼睛坐起身:谁在叫我?
那声音竟被问住了,半晌才答:我?我就是你!
妲己更糊涂了:我就是我,你怎么会是我?
那声音幽幽道:不信你瞧铜镜,看我是不是与你生得壹般模样?
妲己转头望向梳妆台,黄铜镜面映出的本该是张娇颜,此刻却扭曲变形——镜中人嘴角咧到耳根,双眼渗着血光,活似索命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