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抬着整只烤羊走上台,百姓们端出自家酿的米酒,大家举杯同庆,欢声笑语弥漫在整个北疆草原。
席间,慕卿晨端着酒杯,走到韩曦钰面前,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曦钰,谢谢你陪我一路走来,历经风雨,不离不弃。从今往后,我定护你一生安稳,与你携手守护这片土地,共度岁岁年年。”
韩曦钰眼中泛起湿润的光泽,举起酒杯与他碰杯,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无比坚定:
“卿晨,往后余生,我定与你并肩同行,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两人一饮而尽,台下的将士和百姓们见状,纷纷起身举杯,大声呼喊着“王爷王妃永结同心”
“北疆繁荣昌盛”,庆典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照着幸福的笑容,这场丰收庆典,不仅是对过往辛劳的犒赏,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大启京城
皇宫的太和殿内却气氛凝重,与北疆的欢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唯有御座上的皇上脸色阴沉,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来自东边沿海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诸位爱卿,你们自己看看!”
皇上将急报狠狠摔在龙案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东边沿海的水匪愈发猖獗,短短一个月内,接连洗劫了五个渔村,烧毁渔船百余艘,杀害渔民数十人,抢夺粮食、财物无数!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你们一个个身居高位,却束手无策,难道要让朕眼睁睁看着百姓遭受涂炭吗?”
百官们吓得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臣等无能,请皇上降罪!”
宰相王大人跪在最前面,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声音恭敬:“皇上息怒,水匪盘踞东海多年,行踪诡秘,且熟悉海域地形,屡屡劫掠后便遁入深海,难以追踪。此前也曾派将领前往围剿,却因不熟悉海战,几次都无功而返,还折损了不少兵力。”
“无功而返?折损兵力?”
皇上怒极反笑,“朕养着你们,不是让你们找借口的!百姓们在受苦,你们却在这里推诿责任,朕要你们何用?”
兵部尚书李大人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皇上,并非臣等推诿,实在是海战与陆战截然不同,需熟悉水性、精通海战之将方能胜任。朝中将领多擅长陆战,对海战却是一知半解,贸然出兵,只会得不偿失。”
皇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那依你们之见,谁能担此重任?朕不管他是文臣武将,只要能平定水匪,护得沿海百姓安宁,朕便重重有赏!”
殿内陷入一片寂静,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都面露难色。
东海的水匪不仅凶悍,且装备精良,更有不少人曾是前朝的水师士兵,精通海战战术,此前几位将领围剿失败的教训,早已让众人心生畏惧。
这时,大将军赵虎上前一步,高声道:“皇上,臣愿领兵前往!虽臣不擅海战,但臣愿鞠躬尽瘁,誓要将水匪一网打尽!”
皇上看着赵虎,眉头却皱得更紧:“赵将军忠心可嘉,但若仅凭忠心便能平匪,之前也不会屡战屡败。你擅长陆战,让你去指挥海战,无异于以短击长,朕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和沿海百姓的安危冒险。”
赵虎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只能退了下去。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皇上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深知,沿海地区是大启的鱼米之乡,也是重要的通商口岸,若任由水匪猖獗,不仅会损害百姓利益,还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海防安全,此事绝不能拖延。
就在这时,御史大夫周大人上前躬身道:“皇上,臣有一人举荐,或许能平定东海水匪。”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道:“周大夫请讲,何人有此能力?”
“靖王慕卿晨!”周大人声音洪亮
“靖王殿下文武双全,智勇过人,在北疆平定战乱、治理民生,功绩卓着,深得军心民心。
虽殿下此前也未指挥过海战,但臣听闻,靖王殿下博览群书,对水师战术也有研究,且其麾下将领多是能征善战之辈,只要稍加训练,定能胜任海战之责。
更重要的是,靖王殿下素有威望,由他领兵,定能鼓舞士气,震慑水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