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边境常有难民涌入,军营历来会酌情收留,一来是体恤百姓,二来也是防止难民流离失所被北狄利用。
“先带他们去西侧临时营帐安置,发放食物和水,派两个人轮流盯着,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
“是!”士兵应下,带着这群难民朝着西侧营帐走去。
那名女子低着头,刻意放慢脚步,看似虚弱不堪
实则借着垂落的发丝和低头的动作,用眼角余光飞快地扫视着军营的布局——巡逻兵的站位、栅栏的薄弱处、军匠营的方向(那里有高大的熔炉烟囱)、
中军大帐的位置(帐篷最高且有龙纹标识),甚至连士兵的武器款式、盔甲样式都一一记在心里。
她正是北狄王精心挑选的女奸细乌兰,不仅精通汉话,擅长伪装,更懂绘图、药理,还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此次混入军营,核心任务便是窃取军匠营的武器图纸和军营布防图,为北狄大军突袭做准备。
走进临时营帐,乌兰没有像其他难民那样迫不及待地抢夺食物
而是安静地坐在角落,小口喝着粥,眼神看似呆滞,实则在观察其他难民的言行
偶尔还会主动帮身边的老弱整理铺盖,一副温顺懂事的模样,很快就赢得了守卫士兵的好感。
接下来几日,乌兰更是将“隐忍”与“谋略”发挥到了极致。
她从不主动打听任何关于军营的事,反而常常劝其他难民“安分守己,别给军爷添麻烦”;
她利用自己懂药理的本事,帮几个闹肚子的难民缓解了症状,还主动帮伙房劈柴、洗菜,做事麻利又踏实,渐渐让守卫放下了戒心,甚至允许她偶尔帮忙运送杂物到各个营帐附近。
借着运送杂物的机会,乌兰摸清了军匠营的作息:白日里有四名士兵轮流值守,工匠们卯时开工、酉时收工,图纸从不离人,收工时会锁进特制的铁箱,由专人看管;
夜晚则增至六名守卫,外围还有巡逻兵每半个时辰巡查一次,硬闯绝无可能。
而布防图更难获取,只存放在中军大帐的暗格里,只几名核心将领能进入。
硬抢不行,只能智取。
乌兰开始暗中布局,她发现军匠营的工匠们中午会在营外的树荫下吃饭,偶尔会讨论图纸上的细节,虽然声音不大,但她能借着送水的机会,捕捉到只言片语,比如“新火器的射程比之前远了二十步”“扳机的弹簧需要改良”。
同时,她还注意到,军医营的柳如薇每日会去各个营帐巡诊,其中也包括军匠营,而柳如薇性子温和,对百姓极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