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北斗核心(2 / 2)

紧接着,负责电子工程的总工程师李卫国,也站了起来。

老李是个典型的工程师,性格严谨,不苟言笑。他手里正拿着一个高倍放大镜,对着林舟摊开在桌上的另一张图纸,仔仔细细地看了足有十分钟。

那张图纸上画的,就是“北斗核心”的电路设计图。整个核心部件,只有一个火柴盒大小。

老李放下放大镜,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口气里,带着浓浓的凉意。

“林工,”他推了推眼镜,指着那张在所有人看来如同天书的电路图,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您是想在这么一个……只有指甲盖几倍大的电路板上,把信号接收、伪码解调、卡尔曼滤波、定位解算、还有弹道修正指令生成……所有功能,全都塞进去?”

他的话,让在场所有电子专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功能,单独拿出来,都需要一个不小的电路板和一堆分立元件才能实现。而林舟,要把它们全部压缩进一个火柴盒里!

“这……这集成度……”老李的嘴唇有些发干,“据我所知,鹰酱他们最新的晶体管计算机,一个机柜也就集成了几千个晶体管。您这张图纸上的集成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水平!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能做出来的东西!”

他没有停顿,继续抛出了一连串致命的工程问题。

“还有散热!这么高的集成度,功耗肯定小不了。这么小的体积,热量怎么散出去?它自己就能把自己烧坏了!”

“电磁兼容性!无数条电路挤在一起,互相之间就是最强的干扰源!到时候信号没收到,先被自己的杂波给淹没了!”

“最要命的是生存能力!”老李的声调陡然拔高,“这玩意儿是要跟着导弹上天的!它不是在实验室里娇生惯养的宝贝!导弹发射时那几十个G的巨大过载和剧烈震动,它能扛得住吗?飞出大气层,宇宙里的高能粒子流和电磁辐射,随便来一下,它就得变成一块昂贵的砖头!到时候,咱们的‘冬风’,就真成了飞出去就找不着北的铁疙瘩了!”

如果说老周的质疑是“没有米”,那老李的质疑就是“就算有米,也做不成这锅饭”!

技术上的可行性,工程上的实现难度,这两座大山,压得在场的所有专家都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一个阴阳怪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冷笑声,在角落里响了起来。

众人回头一看,正是那位上次被“天眼制导”概念震得当场失态的钱院士。

这位老专家在回去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觉得这里面有诈。今天这场会议,他就是抱着挑刺和看笑话的心态来的。现在,看着老周和老李提出的这些无法解决的难题,他感觉自己终于抓住了林舟的“把柄”,找回了场子。

“哼!我说什么来着?”钱院士慢悠悠地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一副“我早就料到了”的先知模样,环视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