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364章 南唐与后周正式结盟,不是一次而是第三次,起盟开始!

第364章 南唐与后周正式结盟,不是一次而是第三次,起盟开始!(2 / 2)

三日后,南昌皇宫内,李煜手持符太后的回信,反复读了数遍,嘴角终于露出一丝苦笑。他将信纸放在案上,对身旁的内侍道:“这个符太后,当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啊。”

内侍躬身道:“陛下,后周提出的条件虽严苛,但也算是给了我们一条生路。如今吴越步步紧逼,后蜀、北汉又蠢蠢欲动,若不与后周结盟,南唐危矣。”

李煜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说得对,是我之前糊涂,错信了吴越。想当年赵匡胤夺权,天下大乱,是后周与我们并肩稳住了东南;去年上半年,我们联手抗击叛乱势力,何等痛快,可我偏偏被吴越的甜言蜜语迷惑,才有了今日之祸。这一次,我定要坚守盟约,与后周共抗强敌。”

他走到案前,亲自研墨铺纸,提笔写信。刚写下“辽”字,便猛地停住,眉头紧锁。如今辽仍是盟友,提及此事反倒不妥,他将写废的纸揉成团,扔进纸篓,重新提笔。

这封信,他写得格外郑重。先是细数了显德七年至八年上半年两次结盟的渊源,坦言前两次的遗憾与自己的过错——“显德七年内乱,南唐迟援,是我之过;去年暗通吴越,更是我糊涂至极”,再明确表示此次结盟“绝无二心,若有违背,愿听后周处置,绝无半句怨言”。他还特意提及昔日联手作战的岁月,称“那段并肩御敌、酣畅淋漓的日子,是南唐上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最后承诺会立刻调兵配合后周,夹击吴越。

写完信,李煜仔细检查了三遍,确认无误后,盖上玉玺,交给心腹斥候:“务必将此信安全送到洛阳,亲手交给符太后。告诉她,南唐这次的盟约,是用国祚担保的。”

斥候领命而去,李煜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秦淮河,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显德七年,赵匡胤夺权的消息传来,南唐上下人心惶惶,是后周派来使者,以盟约为誓,稳定了局势;想起去年上半年,两军联手,将叛乱势力打得节节败退,那时的战场,何等痛快。可他一时猪油蒙心,想借吴越之力扩张疆土,反倒引火烧身。如今想来,唯有与后周结盟,才是南唐唯一的出路。

他知道,这第三次结盟,不仅关乎南唐的存亡,更关乎整个东南的局势。若能成功,南唐或许能摆脱困境;若再失败,等待南唐的,必将是灭顶之灾。

洛阳城收到李煜的回信时,宣州的援军也终于抵达。林阿夏与郭崇看着城下浩浩荡荡的禁军,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此时,符太后的懿旨也随之传来:批准与南唐第三次缔结盟约,命林阿夏与郭崇率领宣州守军,配合南唐军队,共同讨伐吴越。

议事厅内,林阿夏展开懿旨,朗声宣读。将士们听到消息后,纷纷欢呼雀跃。郭崇走到林阿夏身边,笑道:“看来,这场仗,我们终于可以不再孤军奋战了。”

林阿夏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盟约已成,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三日后,与南唐军队在宣州城外会师,共击吴越!”

“遵命!”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云霄。

三日后的清晨,宣州城外的平原上,后周与南唐的军队分列两侧,旗帜鲜明。林阿夏一身银甲,手持长剑,立于后周军阵前;南唐将领则率领大军缓缓走来,手中高举着两国共同绘制的作战地图。

李煜的使者再次上前,高声宣读结盟誓词:“南唐与后周,三度缔盟,同心同德,共讨吴越。忆昔显德危难之际,两军并肩,浴血奋战;今再携手,必诛叛逆。凡违约者,天下共诛之!”

誓词声落,两军将士齐声高呼,声浪直冲云霄。林阿夏看着眼前的联军,心中清楚,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关乎两座城池的得失,更关乎整个乱世的走向。而这第三次结盟,便是终结东南纷争的关键一步。

她勒马向前,与南唐将领相视一眼,同时拔出佩剑,指向吴越的方向:“进军!”

马蹄声震天,刀枪如林,两支曾经敌对、却也曾并肩作战的军队,此刻终于再次携手,朝着共同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阳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上,映出一片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这场乱世终将迎来终结的曙光。

而远在洛阳的符太后,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东南方向,轻轻叹了口气:“李煜,希望你这次,能守住你的承诺。”九岁的柴宗训拉着她的衣角,似懂非懂地问道:“母后,我们会打赢吗?”

符太后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眼中满是坚定:“会的,因为我们站在正义的一边,更因为我们有无数像林将军那样的勇士,为了守护疆土,不惜牺牲一切。”

这场三度缔盟的征程,就此正式拉开序幕。往后的日子里,后周与南唐的将士们将并肩作战,用鲜血和勇气,书写一段属于五代十国的传奇篇章。而林阿夏与她的女辅营,也将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