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30章 赵匡胤看着夫人走后,呆愣原地:我要找太后。我认罪。

第230章 赵匡胤看着夫人走后,呆愣原地:我要找太后。我认罪。(2 / 2)

“我也愿意!”李秀才跟着喊,“我能写能算,能给军队当文书,求大人给我个机会!”

一时间,走廊里的犯人都跟着附和起来,有的说愿意去边疆种地,有的说愿意去当伙夫,原本死气沉沉的监狱,竟变得热闹起来。监狱长被这阵仗闹得头大,皱着眉头摆了摆手:“都闭嘴!吵什么吵!这里是监狱,不是菜市场!”

等走廊里安静下来,监狱长才转向赵匡胤,语气沉了沉:“你说你愿意认罪,愿意发配从军,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可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真心?万一你们出去后造反,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匡胤知道监狱长的顾虑,也不着急,只是缓缓松开抓着栏杆的手,弯腰捡起地上的护腕,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怀里:“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派人盯着我。我出去后,若是敢和任何前朝旧部联系,若是敢有半句怨言,大人可以立刻把我抓回来,我绝无二话。”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监狱长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牢房里满是期待的犯人,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这些犯人里,有不少是因为战乱没了活路,才犯了些小偷小摸的罪,若是真能发配从军,倒也能给朝廷添些兵力。只是这事太大,他做不了主,必须得请示太后。

“行了,”监狱长沉默片刻,终于开口,“你们的话我记下了。但这事我做不了主,得等我明天去宫里跟太后禀报,看太后怎么定夺。今天你们先回牢房,安分点,别再闹事。”

赵匡胤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他猛地跪下去,铁链“哗啦”一声拖在地上,膝盖磕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只要能让我和家人团聚,我什么都愿意做!”

这一跪,倒让监狱长吓了一跳。他连忙上前扶他:“快起来!你好歹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怎么说跪就跪?”

赵匡胤却没起来,只是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早就不是皇帝了。现在的我,只是个想活着回家的爹,想陪着娘的儿子。大人肯帮我禀报太后,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一跪,您受得起。”

周围的犯人也跟着激动起来,张屠户在牢房里喊:“谢谢大人!我们一定安分!”李秀才也跟着说:“大人若是需要证词,我们都能证明,我们是真心愿意发配从军!”

监狱长被这阵仗弄得有些不自在,连忙扶起赵匡胤,又瞪了一眼周围的犯人:“都别喊了!安分回牢房!若是明天太后同意了,你们再高兴也不迟;若是不同意,谁再闹事,我就把谁关禁闭!”

说完,他转向之前的狱卒:“把赵……把他带回牢房,好生看着,别让他受委屈。其他人也都看好了,别出什么岔子。”

狱卒连忙应了声“是”,上前想扶赵匡胤,却被他摆摆手拒绝了。赵匡胤自己站起来,整理了一下怀里的护腕和绢帕,又拿起桌上的里衣,紧紧抱在胸前——这些东西是鲁氏带来的,是他在这监狱里唯一的念想。他跟着狱卒往牢房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铁链的“哗啦”声,竟也不像刚才那样沉重了。

走到牢房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探视室的方向,心里默念着:鲁氏,玉燕,娥儿,娘,等着我,我一定会出去的,一定会回家的。

狱卒打开牢门,把他推了进去,“哐当”一声锁上了门。赵匡胤没在意狱卒的粗鲁,只是走到石壁旁,把里衣铺在地上,又把护腕和绢帕放在里衣上,像宝贝似的护着。他靠在石壁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涿州老家的小院——鲁氏在院子里摘月季花,玉燕在练骑射,箭靶上插着几支歪扭的箭,娥儿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书,娘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嘴里哼着小时候的童谣。

那画面太清晰,太温暖,让他忍不住笑了起来,眼泪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滴在护腕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抬手抹了把眼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明天一定要有好消息。

而走廊另一头,监狱长还站在探视室门口,看着桌上残留的桂花糕,若有所思。他掏出腰间的令牌,对身边的随从说:“去,把今天的事记下来,明天一早,我要亲自去宫里见太后。”

随从应了声“是”,转身去了值班室。监狱长又看了一眼赵匡胤牢房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只希望这些犯人真的能安分,只希望太后能网开一面,让这些想家的人,能有个回家的机会。

夜色渐渐深了,洛阳城的风还在吹,穿过监狱的石墙缝隙,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寒冷。牢房里,赵匡胤抱着鲁氏带来的东西,靠在石壁上,慢慢睡着了。这一次,他没有梦见牢房的黑瓦顶,而是梦见了涿州老家的小院,梦见了鲁氏递过来的热汤,梦见了玉燕和娥儿喊他“爹”,梦见了娘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梦里的他,笑得很开心,眼角却还挂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