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带着血腥气息扑面而来,为璀璨星空增添几分肃杀之气,也预示着乱世序幕的拉开。
\"禀校尉,刺客大部伏诛,只剩贼首逃脱,末将无能。\"杨志浑身浴血,前来复命。
\"杨司马不必自责,若非你及时相救,我早已命丧箭下。况且那贼首武艺高强,逃走也在情理之中。\"伍奎温言安慰。
\"阵亡将士务必厚待其家眷,不得有误。\"伍奎又补充道。
\"大人放心,末将定当亲自将抚恤送到各家。\"杨志神色悲痛。
\"杨志,你觉得这天下的局势将如何发展?\"伍奎话锋一转。
\"末将一介武夫,不懂这些,还请大人指点。\"杨志低头回道。
\"黄巾之乱后,朝廷早已名存实亡。如今内有诸侯拥兵自重,中有董卓废立天子独揽大权,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天下即将大乱。奎虽不才,却怀济世安民之志,不知尔可愿相助?\"伍奎目光灼灼地望向杨志。
\"愿为主公效死!\"杨志单膝跪地抱拳道。
\"我等亦愿誓死相随!\"其余禁军纷纷跪地应和。他们平素受伍奎恩惠,此刻见其胸怀大志,当即表明心迹。
\"诸位请起!有我伍奎一日,必不负诸位!\"伍奎满脸欣慰地扶起众人。
恰在此时,一道机械音在伍奎脑海中响起:\"检测到宿主觉醒枭雄之志,特奖励神兵一柄。持此兵器者武力+1,是否立即召唤?\"
\"竟有这等好事?速速召唤!\"伍奎险些笑出声来。
\"正在随机抽取......恭喜获得丈八蛇矛,已存放于宿主房中。\"
伍奎转头对杨志道:\"贼人今夜受创,料不敢再来。弟兄们辛苦整晚,都去歇息吧。\"
待禁军列队离去,伍奎打着哈欠回到偏殿。这里原是董卓为监视被软禁的何太后母子所设。
推开殿门,一道寒光映入眼帘。只见床榻旁立着一柄银光闪闪的长矛,入手冰凉刺骨,重约四十斤。寻常人怕是难以举起,好在穿越后气力大增。细看此矛:全长一丈七,矛头呈双蛇缠绕之形,两侧带有倒钩,能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确是世间罕有的凶器。
伍奎想起三国时张飞正是凭此兵器横行天下。他难掩兴奋,持矛来到院中演练。但见月光下银蛇翻飞,矛锋过处风声呜咽,恰似巨蟒吐信,令人胆寒。
伍奎舞毕收枪,闭目凝神,回味方才枪势如龙的酣畅,只觉浑身气血翻涌,精神为之一振。这乱世烽烟四起,纵有李元霸这般猛将护持,终究要靠自身武艺傍身才是长久之计。
骤然间,脑海中响起机械之音:\"因宿主召唤杨志效力,平衡机制启动,乱入隋唐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其武力95,智力70,统帅75,政治40。植入身份为袁术心腹。\"
与此同时,朱雀街上那座最显赫的司徒府邸看似漆黑沉寂,实则暗流涌动。巡夜家丁执火把往来如织,将庭院照得如同白昼。偏是后院一间形似柴房的密室烛影幢幢,袁氏核心尽数在列——司徒袁隗、司空袁逢端坐上首,袁绍与缠着绷带的淳于琼居左,袁术则按剑立于右首。满室唯闻灯花噼啪声,众人面上不显,眼底却各藏算计。
\"说说吧。\"袁隗枯瘦的手指摩挲着茶盏,\"刺杀弘农王这等周密计划,怎会折在区区洛阳令手里?\"
袁绍应声离席,抱拳时铁甲铿然:\"那伍奎麾下突然冒出个叫杨志的悍将,不但斩杀数十死士,更是一招重伤淳于将军。\"话音未落,下首的淳于琼猛然抬头,目眦欲裂——想他当年剿灭黄巾时何等威风,今日竟栽在无名小卒手上!
\"将军息怒。\"袁逢轻笑推过茶汤,\"猛将易得,智将难求。那莽夫不过一介武夫,岂能与将军运筹帷幄之才相较?\"此言一出,淳于琼铁青脸色稍霁。袁隗见状,指节轻叩案几:\"既已打草惊蛇,不如暂避锋芒。董卓老贼最擅顺藤摸瓜...\"
\"可若拿不到弘农王...\"袁绍急声打断,却见袁逢悠然啜茶:\"当年高祖不过泗水亭长,照样开创汉室四百年基业。我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何愁大事不成?\"茶盏落案叮咚,恰似棋局落子之音。
“本初,局势紧迫,明**即刻启程前往冀州渤海郡。韩馥虽任冀州刺史,却无大才,且受我袁氏恩惠久矣。他日局势有变,你便可取其位而代之。冀州乃膏腴之地,物阜民丰,正可为你开创基业之根基。”
“公路,你速回汝南郡。那里是我袁氏故土,上至郡守下至豪族皆与我袁氏交厚。届时你们兄弟南北呼应,**大业,岂有不成之理?”
“父亲放心,孩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袁氏门楣,不负伯父与父亲重托。”袁绍与袁术跪伏于地,目光灼灼地望向袁逢,眼中燃起炽热的锋芒。
……
晨光微熹时,伍奎尚在酣睡,却被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惊醒。
“主公,太师已知晓昨夜之事,命您即刻前往太师府呈报。”伍奎推开门,便见杨志精神奕奕地立于阶前,抱拳行礼。
(不愧是武力超群之人,经夜激战仍毫无倦色。)伍奎暗道佩服。
“待我更衣后,你随我同往。”伍奎揉着惺忪睡眼道。
“遵命!”杨志郑重应诺。
六月的洛阳春暖风和,伍奎早早整装肃容——今**要面见那位手握生杀大权的当朝太师。
“主公,请允末将随行!董卓残暴无常,若对主公不利……”临行时杨志再次谏言。
“无妨。董卓若要杀我,纵使千军相护亦难改其意。”伍奎淡然拂袖,“况我并无触其逆鳞之处,他断不会妄动杀心。”
走出府邸,都城繁华尽收眼底。街巷间商贩吆喝、孩童嬉闹、酒肆飘香,恰似一幅盛世画卷。
(可叹诸侯讨董时,这满城繁华终将付之一炬。)伍奎望着熙攘人群,心头忽生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