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他还需要慎重考虑,等到定下策略那就是倭人末日的开始。
“还想灭亡华夏……”年轻的李隆基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微笑,“朕就先替后世子孙先平了你们这群祸害,省的让他们在后世打的那么惨烈。”
至于前面那些说他是千古半帝以及死的太晚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李隆基也只是生了一会气就一笑而过,在李隆基看来自己可是能媲美太宗皇帝的存在,虽然晚年做了一些昏聩事导致名誉受损,可比起大部分平庸之君难道不是好上千倍万倍?
就算差太宗皇帝一线却也能跟那个明太宗过过招吧?
当然这是在说现在的自己而不是老年昏聩的自己。
年轻时候的李隆基也是要脸的人,看了关于朱棣的填词,他还没无耻到觉得后半生的自己也能跟朱棣比较。
至于后世几个不知道几岁的小家伙拿老年昏聩的事嘲讽自己,李隆基表示老年的自己和我现在的李隆基有什么关系?而且我是大唐的圣天子,也是现在华夏族的族长,得知倭人在后世的危害先为后世子孙平了这个祸害也是分内之事。
还有那倭岛的矿,大唐可是需要的。
不止李隆基对倭岛上那些可以挖几百年的矿心动,五姓七望以及所有的世家门阀哪一家不眼馋,只要证实倭岛上确实有这些矿而且还能知道位置,就是李隆基不派兵,这些门阀也会上奏李隆基让他派兵踏平倭岛。
至于现在的倭人是不是很厉害,拜托世家门阀压根没把现在的倭人放在眼里。
又不是没打过。
白江口一战已经证明这些倭人战力还不如北面的草原部落,身材矮小装备落后又没有来去如风的骑兵以及广袤的草原作为掩护,只要水师能安全的登陆,岛屿上的倭人不过是一群待在的羔羊。
【在作战的同时,内阁对国民政府展开政治攻势,策反政府要员和各地军阀,以加速敌政权内部分裂。】
【最终这套军事政治两手抓的方案受到了日本高层的一致认可。不过昭和天皇裕仁却犹豫了,受限于日本贫瘠的资源与国力,日军无法在短时间内发起第二次大规模攻势。】
【一旦汉口作战不能迫使中国屈服,那日本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漫长的消耗战中,与中国拼人力拼资源,那日本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裕仁向手下发问“军部有把握在汉口作战后彻底解决中国事变吗?”】
【军部给出的回复是“尚无把握”。】
【但参谋次长闲院宫补充道:“陛下,战争发展到今天,近百万中国士兵死在蝗军手里,除了打下去,已没有退路了却攻占汉口,战线扩大上千里,帝国投入了极限兵力,有完全陷入中国战场的危险。可战争本来就是冒险,是一场赌博,既赌实力又赌国运,而中国值得一赌。”】
【裕仁被说服了,在6月18日他批准了汉口作战计划,在裕仁的豪赌下,40万大军正式迈向了日本帝国的命运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