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催生行动。一种“遏制大周”的默契在暗中形成。
北漠王庭开始加强与更北方苦寒之地部落的联系,并频繁在边境制造小规模摩擦,试探大周的底线。
南方诸国则试图建立贸易同盟,提高针对大周商品的关税壁垒。甚至有一些中间人穿梭于各大修仙宗门之间,隐晦地提及“技术共享”或“联合施压”的可能性。
大周边境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皇城深处,周玄的书房内,巨大的疆域图上,代表着边境摩擦和异常调兵的红点明显增多。
舆情司的密报和军方的急报堆满了案头。
周玄的神色冷静,并无意外之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必然的结果。”他对着面前的军机大臣和灵工部尚书墨衡说道,
“当我们展现出足够改变力量平衡的潜力时,旧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感到恐惧,并试图将我们扼杀在摇篮里。”
他的应对策略清晰而果断,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
“大棒”方面:他密令兵部,向边境增派已完成部分换装、接受新式战法训练的精锐部队。
同时,授权在几次边境冲突中,可以“适度展示”新式武器的威力,进行武力威慑,明确告知各方,挑衅将付出惨重代价。浮空舰项目的优先级被再次提高,周玄需要一件能够形成绝对威慑的“杀手锏”。
“胡萝卜”与分化策略:他深知,单纯的强硬只会促使对手更快联合。因此,他同时下令:
扩大边贸:对有合作意向、态度相对缓和的周边势力,适度放宽某些非敏感商品的出口,让其国内部分利益群体能从与大周的贸易中获益,从而牵制其国内的强硬派。
有限度的文化技术输出:批准一项计划,允许经过严格筛选和背景审查的周边国家贵族或学者子弟,以“访问学者”或“留学生”身份,进入大周灵工学院的基础学部学习。这既是展示开放姿态,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文化渗透,让外界精英亲眼看到大周的发展,减少因无知而产生的敌意。
区别对待:对北漠等强硬派,以威慑为主;对南方诸国等摇摆势力,则以拉拢、分化为主,甚至可以提供一些经济援助或技术合作(非核心领域),破坏其潜在的联盟。
“我们的目标不是四面树敌,”周玄指着地图,目光锐利,
“而是在我们继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尽可能延缓大规模冲突的到来,分化瓦解潜在的敌人。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与大周为敌,代价高昂;而与大周合作,则有利可图。”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转为坚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自身实力的持续快速提升!唯有我们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这些外交策略才能生效。
传令下去,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军事和能源项目,必须加速推进!时间,站在变革者一边,但也从不等人!”
周边的震撼与恐惧,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带来了压力,也成为了鞭策大周这辆战车更快向前奔驰的动力。
一场围绕新兴霸权与旧有秩序的博弈,已然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