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
张维贤穿戴整齐后,便直奔石星府邸而去,趁着今日休沐,最好尽快跟对方解开误会。
于公,石星乃兵部尚书,且刚直犯上,有点大明田丰那味儿了,万一给自己使绊子,让他无法亲临朝鲜战场,那绝对是莫大的损失。
于私,张维贤也对石星家里心存愧疚,人家黄花大闺女丢绣球,你一个纨绔去凑什么热闹?如今弄得满城风雨,败坏了石星的名声。
不过对于石星这头倔驴,张维贤还是有所耳闻。
如果有可能,他是真的不想跟这位兵部尚书走的太近。
隆庆元年,这哥们被擢拔为吏科给事中,其他人都是韬光养晦,准备拍拍皇帝的马屁。
谁知这哥们有话是真说啊,隆庆皇帝这边即位,石星上疏切谏,提出了规谏六条,即养圣功、讲圣学、勤视朝、速俞允、广听纳、察谗谮。
明穆宗看了当即大怒,老子当皇帝还没开始享受,你就在这里逼逼赖赖?给朕打,狠狠地打!
最终,石星以“讪上罪”,处以六十杖刑,贬斥为民。
在同乡好友穆文熙的护持下,石星经过一昼夜才苏醒过来,可见这六十仗刑,要么天赋异禀,要是朝中有人,否则真是扛不过去。
好不容易熬到隆庆皇帝归天,成为了明穆宗,吏部要求起用隆庆年间因言获罪的官员,石星名列其中,得以官复原职。
奈何石星消停了两年,便再次开启了脱口秀,因不满首辅张居正的夺情,而上疏弹劾张居正,最终解职归田。
得罪了大明常务副皇帝,你小子还想有什么好下场?
要不是张居正知道这老小子什么德行,恐怕早就给他一发六十仗刑套餐。
硬刚隆庆小kiss,怒怼太岳大boss。
想起这位石尚书做过的事,张维贤心中只有两个字——头疼!
石星若只是刚直犯上,张维贤对这个人,恐怕情绪还不会那般复杂。
当张居正病逝,石星重新被启用后,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明君——朱翊钧。
万历十五年,因总督陵工的工部尚书杨兆病故,明神宗任命石星为工部尚书代理总督,全权负责定陵修建事宜,此间他针对黄河和京杭运河的治理问题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帮皇帝休陵,那是不负皇恩,但我也要帮百姓带来实惠,那是不忘抱负。
万历十八年,改任户部尚书后,国库空虚,石星和其他大臣共提出十四条条改革措施。
下达后,督抚等掌权者因减少了军费而怅然不乐,可是国家和百姓却受惠不少。
这是个刚直犯上,又心怀百姓的理想主义者,某种意义而言,他跟魏学曾都是有骨气的大明官员。
万历皇帝也发现石星这老小子好用,跟那些夸夸其谈的废物完全不一样,就是大明朝廷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终于,在万历十九年,当边疆多事成为大明王朝的直接威胁时,石星又由户部尚书改为兵部尚书,开始掌管兵部。
也在这一年,石星对武将勋贵们重拳出击,最终在万历二十年,查出了张元德吃空饷的事。
“小国公,石星就是个老匹夫,咱们至于大清早登门道歉么?”
李文武打了个哈欠,为自家主人抱不平。
勋贵们惹祸,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况张维贤不过一时顽劣而已,你石星要嫁女儿就赶紧送到英国公府,哪有我们小国公亲自前来致歉的道理?
“文武,你记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