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罪?
孙传庭都懵了,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时间,他的脸色忽然涨的通红。
认罪?
认什么罪?
他就不认为自己有罪。
他抱拳一礼,浑厚的嗓音震的皇极门内嗡嗡作响:“陛下,臣无罪,建奴南下,是刘宇亮压着臣不准出兵,还有高起潜高公公,臣欲募兵,他散布流言,让尹三聘阻我!还有杨嗣昌!臣欲发饷,他说我吃空饷,克扣不发,粮草更是供给不上,以至于无人应召,兵力不足,严重削弱我军战力!刘宇亮、高起潜、杨嗣昌,此三人罪大恶极,误国误民!恳请陛下彻查啊!”
孙传庭说完,当即跪下叩首,语气那叫一个激动,那叫一个慷慨激昂。
听的朱由检都一愣一愣的。
他暗道果然。
有些事情,在旁人眼中是一回事,而在另外一个人眼中,就是另外一回事。
孙传庭说的这些,他其实知道。
且不说刘宇亮了,人已经出阁罢官,现在再说那么多已经没用了。
至于高起潜与杨嗣昌的所作所为。
在他们口中,又有了另一种解释。
孙传庭说他是募兵,被高起潜示意尹三聘阻止。
而高起潜说的是,孙传庭纵容手下人乱抓百姓充军,尹三聘为了百姓而抵抗,且义愤填膺的举报孙传庭。
孙传庭说杨嗣昌克扣他的粮草军饷,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而杨嗣昌说,孙传庭就是吃空饷,苛扣不发,是为了查清楚之后再发,流程上绝对没问题,无非就是拖的时间久一点。
你看,两方人,两种说辞。
这就是当皇帝的难处了。
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去分辨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
当然,人也有个亲疏有别。
杨嗣昌是他的心腹,高起潜也是他身边的红人,他第一反应就是信任高起潜的话。
没办法,卫所、地方,吃空饷的情况太常见了。
钱都是朝廷的钱,国库的钱。
如果朝廷富裕,这所谓的吃空饷,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朝廷本来就穷,你们还吃空饷,就有些过分了。
银子少,自然要把钱都用在刀刃上。
当然,事后证明,在这中间,的确有高起潜针对,与杨嗣昌打压的成分在里面。
后来,杨嗣昌跟他说了句实话,嗯,也不知道算不算实话。
因为孙传庭这个刺头,不跟他站边,也不站队,以至于引起了杨嗣昌的不满。
你一个刺头跳的太高,有什么好处?
见面人情世故都不懂?
我苛扣不发,你就不能过来跟我示一下好?你但凡服个软,这军饷粮草不就正常发下来了么?这流程部就走完了么?
非得搞得这么不痛快?
这就是杨嗣昌的意思。
可惜,孙传庭这人吧……
从天启年间,魏忠贤在朝中搞事情,他愤然辞职就能看出来,他是不愿意去依附权贵,去干那种同流合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