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帝的金锄头!(1 / 2)

朱由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张献忠是其一。

第二件事就是赈灾。

经过御史前往各地调查情况,发现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陕西蓝田地区,杨嗣昌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到是可以解决一小部分人。

甚至,朱由检还在各地修建城隍庙,也是招募大量流民,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去赈灾。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早些时日,让官员去寻找的红薯与土豆的确有眉目了。

甚至,红薯种、土豆种,也都以加急递的方式运到了京城。

红薯与土豆,最麻烦的其实还是土豆。

红薯毕竟是用来当成粮食种的,在广东、福建能找到,徐光启还将良种带到了上海去种,也就是说,在南直隶那边,也能轻松找到。

甚至,春种的红薯,在这个季节,都已经开始成熟了。

而土豆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难在难找。

这玩意就不是用来当粮食的,至于一开始传入大明是用来干什么的不知道,但反正在李时珍之后,就把这玩意当成药材来用了。

当然,寻常人难找,但采药人就不一样了。

采药人还是可以找到的。

而因为气候原因,各地土豆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

像中原地区,比如山东、河北等地区,已经有土豆成熟了,而那些采药人,也基本上是在这些地方去找土豆。

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玩意不是当成粮食来种,就意味着量很少。

而且,还有问题就是,这玩意,有毒。

由于这玩意传入大明就不是用来当成粮食吃的,所以现在所有找到的土豆,都属于退化后的土豆品种。

土豆有个特点。

它体内的龙葵素,是随着种子的迭代而不断累计的。

正常脱毒的土豆,二代种子都有些微毒,就更别说野生土豆了。

现在大明所有能找到的土豆,都是有毒的,属于龙葵素严重超标的那种,咬一口,就能体验灵魂出窍的美妙。

别怪李时珍把这玩意当成药材来用,实在是这玩意就不像是粮种。

当然,这玩意脱毒其实也简单。

在种植的时候,就以切块的方式进行种植。

现在没有高锰酸钾,就用草木灰裹上。

等新的土豆种出来后,再选育优质毒素少的良种,再用切块裹草木灰的方式种植,那土豆就可以当成粮种了。

所以,朱由检现在就是先推广红薯去陕西山西地区去种。

别说什么农民害怕新事物。

没得种的情况下,也只能种红薯了。

至于土豆,那朱由检只能在陆晟的指导下,跑到御花园自己去种。

他甚至都不放心太监去种,非要自己操刀才行,他仔仔细细的切块,仔仔细细的沾草木灰,然后,再严格按照间距,一颗颗种下去。

按照陆晟的意思,像北京这种北方地区,土豆需得春种秋收,最晚五月初就得种下去,最迟十月份收。

而现在都已经七月份了,中原地区的土豆都开始成熟了,他才种下去,这已经不是晚不晚的问题了,简直就是瞎折腾。

红薯还能勉强抢种,高温甚至还有助于促进薯块的快速形成。

但土豆……

“皇上这不是瞎折腾么……”

御花园宫门处,周皇后、袁妃,无奈的看着亲自忙活的朱由检,都无语了。

虽然她们家以前不是种地的,但也没听说谁在七月的时候还在种啥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哪个皇帝撅个屁股,扛着金铲子,金锄头,自己去种地的?

嗯,还别说,皇帝种地还真就用金锄头。

“皇上,臣妾亲自熬了解暑的青小豆汤,陛下歇息会儿吧!”也就在这时,一阵香风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