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誓师的激昂热血尚未完全冷却,
高三学子们就迎来了另一个足以影响人生轨迹的重大抉择——
高考志愿填报。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备考的紧张气氛,
焦虑、期待、迷茫、憧憬……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空气中仿佛飘浮着看不见的选择题,每道题都关乎未来。
各种版本的《招生计划目录》、《报考指南》、
《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汇编》成了人手一本的“圣经”,
被翻得哗哗作响。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标注和折痕,
记录着无数个犹豫不决的夜晚。
课间讨论的话题也从“这道题怎么做”
变成了“你打算报哪里?”“这个专业怎么样?”
“今年分数线会不会涨?”。声音里带着不确定和期待。
家长会、班主任一对一咨询、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
各种活动接踵而至,试图为这群即将做出重要选择的年轻人
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支持。会议室里总是坐满了人,
家长们神情严肃,学生们低头记录,老师们耐心解答。
每个家庭都在为这个选择全力以赴。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
洛尘、楚梦瑶、苏梅梅、林浅浅四人,
自然也面临着各自的考量与抉择。
他们的选择像交织的线,互相影响,互相牵动。
楚梦瑶的目标最为清晰明确,毫无动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或类似顶尖经管类专业)。
这对她而言似乎是理所当然、早已规划好的人生步骤。
她已经开始研究北大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课程设置、
师资力量和未来发展方向,冷静得像是在分析一个投资项目。
她的志愿表上,第一志愿大概率只会有一个名字。
她的眼神坚定如磐石,没有任何犹豫。
苏梅梅的目标则完全绑定在洛尘身上。
她的成绩经过疯狂努力和洛尘的“辅导”,
已经有了巨大进步,稳定在年级前三十左右,
冲击北大虽然依旧风险极大,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尤其是某些分数线稍低的专业或靠后的志愿顺序)。
她的想法简单直接:“洛尘报哪里,我就报哪里!
就算第一志愿够不上,我也要报同一个城市!
近水楼台先得月!”她已经开始研究北京其他985、211高校了,
主打一个“跟紧洛尘”战略。她的笔记本上写满了
北京各高校的招生信息和往年分数线,
但目光始终围绕着洛尘可能的选择打转。
林浅浅的处境最为艰难和纠结。
她的成绩进步显著,已经稳定在年级前八十,
甚至冲进过前六十,这对于她来说已经是难以置信的飞跃。
但距离北大清华的分数线,依然有着肉眼可见的差距。
她的理想自然是希望能和洛尘、楚梦瑶他们
去同一所顶尖学府(这个念头让她自己都脸红),
但现实却让她不得不考虑更稳妥的选择。
她的志愿表可能需要精心设计,
冲刺、稳妥、保底三个层次都要谨慎安排。
家庭的经济条件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
她常常对着志愿指南发呆,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与不安。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仿佛能从中摸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