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长玉将范阳交给东夷人之后,此地就已经沦陷。
随着他们出征,范阳也有东夷士兵在留守。
眼下趁着东夷人大败的消息还没传来,杨世平带着骑兵突然袭击,很可能轻易将范阳夺回来。
若是拖延得太久,等东夷人反应过来、增兵支援,把范阳当做核心军阵牢牢守卫。
再想打下来可就要费劲了。
“殿下,交给我!”
“我愿立下军令状,不夺下范阳,便提头来见!”
杨世平慷慨激昂,大声承诺道。
接连大战,虽然让他手下士兵损伤不小,却打出了他的信心。
他感觉,自己在陈渊麾下,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能够难倒他。
夺取范阳,在出其不意之下,完全是手到擒来。
看到杨世平如此姿态,陈渊欣慰地一笑:
“很好!杨将军有此信心,我便祝你旗开得胜!”
“立军令状那倒不必了,就算一时失误,夺不下来,也掩盖不了杨将军在我麾下立下的赫赫功劳!”
经过多次大战,杨世平的骑兵深得陈渊看重。
他已经有心要收服这员骑兵将领,自然不会轻易让他立下这样的军令状。
交代完这些,陈渊又转过头,看向许忠良和张宇光。
“你们两个,就跟我一起,带领大军主力,从永宁府徐徐而进。”
“先去关山城,再夺范阳,最后以范阳为根基,征讨东夷。”
“东夷人入侵我太康这么久,现在也该我们还回去了!”
如果说,之前的镇守平乱是无可辩驳的军功,那征讨敌国、开疆拓土,就是足以传扬万世的荣耀!
靠着接连平乱,陈渊足以在太康之内树立威望,让许多摇摆不定的臣子主动倒向他、支持他。
可若是他击败东夷、破其城、灭其国,为太康开疆拓土。
那就连最底层的百姓,都会知道,陈渊才是最英明神武、无可指摘的唯一继承人!
哪怕是太康帝本人,对他再不满,也无法阻拦。
太康的皇位,必须交到陈渊身上。
否则,全天下的人都不会答应!
所以,这一仗陈渊必须打,而且得打得漂亮!
对于朝中局势,基本可以不再关注了。
因为那已经影响不了大局。
许忠良和张宇光虽然不明白陈渊的打算,却也知道,征讨东夷是何等伟大的功业。
两人二话不说,当即跪在地上,激动地大声应诺:
“殿下指哪我们就打哪!我等愿为殿下,马首是瞻,万死不辞!”
统一了众人的思想,陈渊终于放心下来。
不过他却没有立刻命令大军开拔,反而在永宁府又休整了好几日。
接连大战,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不好好休整,可没有多少战斗力。
而且,城外尸横遍野的战场也要人收拾,否则要是放任不管,必然会发生瘟疫。
更何况还有战果要统计,要让老太监王顺等人一同带回朝中,回报给太康帝。
打了胜仗,不趁机要点好处怎么行?
收拾战场、掩埋尸首的活,交给了永宁知府吴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