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机索性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建奴之本性,人尽皆知,其野心勃勃,对我大明之国土垂涎已久,难不成之前建奴的所作所为,犯下的那些滔天罪行,你们都已经忘记了吗?
有没有可能建奴此次入关,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再离开,而是要趁机就此霸占我大明京师,吞噬我大明国土?”
此言一出,百官的脸上更多了几分惊惶之色,朱胜机所说的这种情况,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过?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比起这种最为糟糕的情况,他们更愿意去相信那种较好的情况罢了!
百官一时间都不敢言语,而史可法却是在此时突然开口了。
“陛下所说情况,确实亦有可能,臣等自然也有所预料。
然臣以为,便是那建奴如陛下所说,意欲趁人之危,侵占我大明国土,在当今形势之下,联虏平寇,依旧是我大明之最优选择。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待我们借建奴之兵扫平贼寇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建奴不迟!”
听到这话,朱胜机蹙眉直摇头,他突然间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史可法会在后世广受诟病。
“攘外必先安内?”
朱胜机冷声嗤笑,“若是敌人还在家门儿外边,这话倒是还有几分道理,可如今,那建奴都已经闯到咱家里边儿来了,连我大明的国都京师都已落入敌手!
这种时候,还有什么事情比驱逐外敌,收复国土神都,更重要的吗?
所谓‘安内’之事,说到底乃是我大明自家之事,我泱泱大国,自家的家事轮的着他建奴插手吗?用得着去向敌人摇尾乞怜吗?”
此言一出,史可法自是无言以对,羞愧地低下头去。
而百官之中,那少部分一直低头沉默的官员,此时却都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拱手应和:“臣等附议!”
紧接着,便有人出列发言:“陛下方才所言极是,臣亦以为,匪寇之患,乃是家仇,建奴入关,才是国难!
外敌当前,我大明上下应同仇敌忾,暂放家仇,先解国难!
微臣愚见,朝廷应招抚各地之贼寇,共讨建奴,收复河山,还于旧都,方为上上之选!”
得,刚按下去一个“联虏平寇”的,这边儿又冒出来一个“联寇平虏”的,让朱胜机不禁有些无语。
这伙儿主张“联寇平虏”的,显然是因为方才朱胜机否决斥责史可法的“联虏平寇”之策,而会错了意,认为既然朱胜机反对‘联虏平寇’,则势必会倾向于“联寇平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