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凝视脑海中浮现的熟练度面板,胸中武道豪情几欲喷薄而出——面板上的字迹,正是他六年苦修的见证:
-《玄蛟吐纳诀》:三重(圆满,可突破),内息凝练度98%
-《玄狼吐纳诀》:三重(335/10000),内息属性:银霜(增速、匿踪)
-“三才斩”:三重(9672/10000),特效:高级震劲(内息灌注可裂玄铁)
-御兽:三重(圆满),特效:御兽之心(可与玄臂雪猿粗浅沟通)
-武道锻造:三重(6897/10000),特效:必定极品(护脉纹契合度+30%)
先说这《玄蛟吐纳诀》。自按赵铁鹰所授的“心脉聚气法”,每日卯时吞服一粒墨蛟淬体丹后,内息进境竟比预期快了三分之二,如今内息已在经脉中凝成“气旋”,触到三重圆满的关口。
然此非终点——《玄蛟吐纳诀》欲入四重,必经“心脉聚种”一关:需将周身内息尽数汇入心脉,凝成“玄蛟种”。
一旦功成,他便不再是徘徊门槛的“初入武师”,而是名副其实的“入境武师”。自此在这高武乱世之中,方算有了真正的立身之本。
至若《玄狼吐纳诀》,本属北地小世家的血脉吐纳功,路数偏灵动,与《玄蛟吐纳诀》的阴寒防御恰成互补。
何况林昭早有初入武师的根基,自将法门刻入熟练度面板后,修习更是轻车熟路——血脉吐纳功本就“入门难、精进易”,如今有面板辅助,每日单靠食用玄鬃恶狼肉滋养,内息便稳步增长。
这门吐纳功带来的提升亦实实在在:他的身法较先前灵动数倍,尤其脚下“银霜步”,纵在栖霞山的乱石坡上,也能如猿猴般疾驰。
前些时日往山深处试手,遇十余头玄鬃恶狼围攻,他未披甲胄,单凭双诀运转+“三才斩”,竟在半柱香内斩尽狼群——这般实力,早已超出初入武师范畴,纵是普通入境武师赤手空拳,也未必能如此轻松。
再看“三才斩”,亦近破境关口。
不出意外,待下月打磨完最后一批甲胄,便可踏入四重,届时便能掌握期盼已久的“缠劲”——气劲可缠裹剑刃,劈砍时能卸去对手兵器上的内息,实乃克敌的关键招式。
这日清晨,林昭立于林家堡箭楼,望见赵铁鹰挎着玄铁刀,率领十余名精壮庄丁,牵着驮货的西疆踏雪驹沿官道西去——又到了给镇北卫“铁面”武师送甲胄的日子。
这段时日,他前后锻造了二十二套带护脉纹玄铁板甲,留五套予堡中五位队正,余下十七套由赵铁鹰带队送往镇北卫城,顺带托其在玄耀酒肆打探穿山龙元的消息——自“白马将军”朱宸濠垄断穿山龙元后,他的玄蛟秘药已所剩无几,若寻不到新货源,后续修炼怕是要放缓。
往日这些事皆他亲力亲为,然近来总觉心脉处内息躁动,似是“心脉聚种”的时机将至,岂肯耽搁?
赵铁鹰乃巅峰武师境界的老将,办事稳妥,有他把关,断不会出岔子。
“如今账上尚存千余两纹银,这批甲胄售出,少说又得一千五百两。两千五百两在手,够我安稳冲击入境武师了。”林昭目送踏雪驹队消失于晨雾,低语两句,转身下箭楼,回堡寨中央的主事房,反手掩上房门——接下来,便是突破的关键时刻。
自六岁随父修习《玄蛟吐纳诀》,从“武徒”到“初入武师”,整整六载光阴,终熬到这一步。一旦功成,他便再无需如往日般,见个入境武师都得低头——入境武师虽不能横行北地,但应付镇北卫周边的场面,已然足够。
主事房后室,林昭将案上的麦饼、清水挪至一旁,盘膝坐于玄铁蒲团上——这蒲团乃父亲遗物,内塞漠北驼绒,能稳内息,最适突破。
他望着墙上那幅墨绘“玄蛟出海图”,依赵铁鹰所授的“心脉聚气法”,缓缓闭目,开始运转《玄蛟吐纳诀》。
按北地武道典籍记载,“玄蛟种”非道家“丹田”,而是需在“心脉”处聚气——心为内息之源,唯有在此处凝成气种,方能让内息循环更顺,后续冲击巅峰武师时也少些凶险。
玄蛟内息以远超寻常的速度在经脉中流转,林昭一遍遍演练“玄蛟盘柱”桩功,周身肌肉虬结如老树盘根,每一寸肌理都蕴满待发的力量。
未几,蒸腾的白气自头顶冒出,短褂瞬间被汗水浸透——他能清晰感知体内水分飞速流失,却不敢饮水,怕打乱内息运转。
喉咙干渴如焚,林昭强忍脱水带来的眩晕,内息运转却愈发迅猛。
血液似因内息沸腾而渐趋粘稠,心跳节奏也慢了下来——他知道,这是“心脉聚种”的必经之险:若内息不足,气种难成;若内息过燥,又恐震伤心脉。
“必成!”林昭在心中嘶吼。
这熟练度面板上的每一点进度,都是他一剑一锤、一日三练磨出来的,岂能功亏一篑!
轰!
就在《玄蛟吐纳诀》运转至极致的刹那,一股磅礴内息自四肢百骸涌来,顺血脉如潮水般齐向心脉冲去——左胸骤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剧痛,似有一柄钝刀在脏腑间翻搅。
林昭心知,这是“气种凝形”的关键:内息未触心脉前,尚可放弃;一旦气劲入脉,便再无回头路——成,则入境武师;败,则心脉崩裂而亡。多少初入武师,便是在此步心志不坚或根基不牢,白白殒命。
幸而《玄蛟吐纳诀》乃北地上等吐纳功,聚种风险本就低于寻常功法;更兼他的内息全靠熟练度面板扎实打磨,无半分虚浮。